新课程杂志首页 > 来稿选登 >

有效教学理念给我的启示

自从踏上三尺讲台,我便暗暗的告诫自己,一定要对得起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也是从那一刻起,我竭尽全力的上好每一节课,自认为做到了问心无愧。可是我从未认真的思考过:“我的教学是有效的吗?”。直到我看到了《有效教学》这本书,我才发现,自己曾经努力上好的每一节课,并不都是有效的。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

下面我就结合课堂教学谈谈自己对有效教学的一点粗浅看法。要想让自己教得轻松,学生学的轻松,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第一、要相信学生,给学生表现的机会。曾经在一篇文章中看到这样一段话: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向前走;给学生一个时间,让他们自己去支配;给学生一个条件,让他们自己去创造;给学生一个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那时他们定会还你无数个惊喜!这无疑是对学生的一种信任,我觉得课堂上更需要这种信任,因为有了这种信任,教师才会尽可能地给学生表现的机会。反之,如果缺乏这种信任,就会形成课堂上的满堂灌,不仅教师教的累,而且学生学的也很累。久而久之,学生就不愿去思考,也就会形成溜号的习惯。我曾经就犯过这样的错误,一上课从开始讲到结束,根本没有什么提问,因为我以为学生的基础知识差,学习动力不足,甚至有的学生把学校当成了幼儿园,根本没有学习的想法。这样的学生即使提问也不会。但后来我发现这样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所以我开始改变,开始尝试着相信学生,根据学生的基础设计不同的问题,让他们参与到课堂上来,这样不仅能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而且学生和老师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所以,我们要相信,我们的学生是有能力学好课程的。只要我们有耐心,给他们以支持和鼓励,给他们表现的机会,每个学生都会有所进步。

第二、要帮助学生建立自信

    我们学校的学生在中学的时候得不到老师的表扬,甚至得不到家长的认可。长期下来便对自己失去了应有的自信。所以课堂上不愿意积极思考,不相信自己有能力独立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记得课下,我曾与一位上课不愿意学习的学生交谈,问他为什么不愿意学习时他说,老师,我太笨,学了也不会,初中的东西我都学不会,何况高中呢。我笑了,然后说,不试试你怎么知道自己不行,我相信,只要你认真听,我保证你能听会。下次课,我发现他果然认真的听了。于是我便趁热打铁,问了他一个比较简单的问题,他回答的很好,我借机表扬了他,在他的眼神中我看到了那种从未有过的自信。现在的课堂上,虽然偶尔也能看到他溜号的样子,但只要一个眼神或一句提醒,他会有意识的跟着学起来,并且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可见,教师对学生的认可和评价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的成败和效益,教师对学生的信任、期望和肯定,是一种力量,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第三、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教学活动的重要前提,是制约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师生关系状况直接影响课堂气氛和教师教、学生学的积极性,从而影响教学效果。试想如果你和学生的关系不和谐,那么每当你走进这个班级的时候,不仅你的心理不舒服,学生也同样会有这样的感受,这样就很难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而融洽的师生关系要靠师生共同来建立。我们时刻要放下教师的架子,用心与学生沟通和交流,用我们的爱来关心呵护每一位学生。教师要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学生,要用自己的言语去打动学生,把自己对人或事的真情实感流露出来,以此使师生间产生心灵的共鸣。学生只有感受到教师的善良和真诚爱心,才乐于听从老师的教诲。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抓住机会,适时地把自己的喜、怒、哀、乐表现给学生,与学生通过交流达到心与心的沟通。这样学生为了那份真情也会来配合你,使教学效果有效提高。

第四、教师要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要有较强的责任意识。俗话说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的知识是其开展教学的基础和条件。为了我们能更好的胜任我们的工作,为了让教师的说教被更多的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我们要不断的努力,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完善自己的形象,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增强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而责任意识也是我们实现有效教学必不可少的条件 之一。只有有强烈的责任意识,我们才会在工作中善于总结,勤于研究,敏于思考,千方百计寻求解决困难的办法和措施。才会为备好一节课而精心设计,反复推敲,才会为每位同学的点滴进步而感到欣喜。才会有一种积极的教育态度,营造一种热烈的学习氛围,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实现有效教学。

    总之,要实现职业学校教学的有效性并不难,俗话说的好,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我们教师肯于用心,肯于钻研,一定能够找到使学生得到进步和发展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