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杂志首页 > 来稿选登 >

分析初中英语教育中的口语教学

奉新县二中 饶小红

[摘要]英语口语教学是英语课堂教学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如何提高课堂口语教学质量成为很多初中英语教师面临的重要问题,对于初中英语口语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使学生可以运用英语进行简单交际,本文从课堂教学切入提出新式课堂教学模式,指出了在口语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并给出相关建议,最终达到提升中学生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对英语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当前英语教学就是要培养起学生的“听、说、读、写”这四大基本能力,而不在是之前的让学生会做题,懂语法,而这四大能力培养的基础就是“听、说”能的培养。这就要求我们培养的学生不仅应该具有语言阅读能力,而且要具有语言交际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符合时代的要求,适应社会的需要。因此,对中学英语口语教学提出更高要求。当前现实情况是,许多人经过六到九年的英语学习,仍旧只学会哑巴英语,语法上也是中式英语。这种现象的出现,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探讨。

1、我国中学英语口语教学现状

我国传统的英语教学存在两个大的主要问题:一是缺乏良好的语言环境;二是应试教育下重语法,轻能力。语言环境方面,我国中学生都是在汉语环境中学英语,很少学生能真的用英语进行语言交流,语言的运用完全停留在书面。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口语很少被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上,如何应对考试完成教学大纲往往是课堂的首要任务。另外,大多数中学由于客观条件限制和学生人数多,实行大班制,大班制的英语教学严重制约了学生操练口语。由于课堂时间紧张,很多初中教师为了追求“升学率”只重视“读写”不重视听说,英语学习变成一条腿走路,畸形发展。教师在教学时,其角色定位为单纯的教学,而不是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此外,很多教师自身英语基础不是很好,汉语教学,缺少语言环境,导致本来基础就薄弱的口语普遍较低。由此,教师成为课堂中必,学生只是机械的听、记、问、答,只重视结果,即考试成绩,而不注重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能力提升。这样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模式下,我国中学英语教育只能培养出说着哑巴英语,中式英语的学生。

2、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缺乏兴趣,教学手段单一

通过调查表明,大多数的学生平时很少进行英语交流,也很少参加“英语角”等一系列课外教学活动,最为重要的原因是一部分学生对讲英语缺少兴趣,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动力就是对学习材料产生兴趣,学生对英语口语的学习缺乏兴趣是由两方面造成的。一方面是学生自身的原因,很多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就是为了应付中考和高考,然而目前在”两考“中还没有口语检测项目,因此他们认为进行英语口语训练是浪费时间,缺乏对英语学习的热情。另一方面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仍然用单一的讲授法进行教学,我曾对此做了调查,发现很多教师在新教材中仍然是穿新鞋,走老路。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课堂气氛不活跃,师生互动不积极,死板的国语教学得不到完善,英语教学完全忽视了口语教学的重要性,英语学习成了死记硬背,枯燥无味的过程,这就会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也会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没有感受到英语学习的乐趣,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枯燥乏味,这样会使一部分学生渐渐失去了自信心,不再参加英语课外活动,甚至对英语彻底放弃。

2.2英语学习氛围不强

环境对英语口语的学习至关重要,好的英语环境是学好语言最重要的条件,想要练得一口流利的口语就应该有一种英语学习氛围,毫无疑问,这对我们中学生说有一定难度,因为我们对英语口语的学习主要是在课堂上进行,英语课堂以外,很少有接触英语机会,所以教师应用英语与学生进行交流,给学生创造英语环境,尽力营造一种英语文化氛围,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坚持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在这样的氛围下去学习英语,才会让学生感受到英语口语魅力之所在,激发学生说英语的欲望。然而在英语学习课堂上,口语训练一直是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大多数时间配给教师讲课,做练习,学生进行口语交流的机会较少,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为主,以传统教学为主,以语言知识为中心,以词汇量为主,这种教学模式根深蒂固,没有为学生学习英语口语营造良好的氛围。英语语言环境的缺乏,严重地影响了学生听说能力的发展。

2.3对口语的重视程度不够

当前英语口语教学模式中,师生普遍缺乏对口语的重视程度,因为在正规的考试中,笔试部分所占分值较大,口语所占分值则甚少,即使平时教师要求学生间用英语进行交流,这种要求有时也落不到实处,往往流于形式。一部分学生喜爱看外国电影,听英文歌曲被看成了“与学习无关”殊不知,让学生感受原汁原味的英语是学习口语的最佳途径,因为这可以让学生多层次,多方位的感受到外语带来的乐趣,这也让学生真正的感受到英语交流的快乐。有经验的教学老师也常会在一些活动课上播放英语电影或英语歌曲,这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英语口语教学,这些都是英语口语教学中一些好的方法,如果教师对这一学习方法不够重视,固守旧的教学理念,毫无疑问,这将会取得相反的效果。

3、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建议

3.1培养学生“说”的兴趣

要调动学生开口说英语的积极性。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育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要想方法设法培养学生“说”的兴趣,没有兴趣就没有求知欲。在初中英语口语的教学中,想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改进教学方法,将学生的能动性、主体性、独立性和思考性联合起来,培养学生“说”的兴趣,兴趣是在一次次的实践中产生出来的,而且变得越来越浓。在英语口语的教学中,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呢?首先,创设英语口语学习的氛围,教学中可教英语儿歌,绕口令,教唱英文歌曲,将学生置身于宽松的学习氛围中,这种学习氛围符合初中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许多游泳的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在岸上谈如何游泳,不一会儿就会使人深感厌恶,但如果能够亲自下水体验一下,并努力学着如何学好,这带来的效果是十分令人满意的,英语口语教学就如同游泳,应鼓励学生开口讲英语,开口说英语,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发现其乐趣,并对学习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其次,在口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选择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口语材料,使学生保持新鲜感,从而产生强烈的兴趣,当然材料必须与学生的心理水平相适应,既不能太浅,使学生失去兴趣,又不能太深,使其丧失信心。而教师会心的微笑,适当的表扬和鼓励会进一步强化学生“说”的兴趣。并且教师要轮流使用不同的电教设备,把听读、听说、听写等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感体验中循序渐进。

3.2营造英语口语的课堂氛围

在平常的英语教学中,想要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们要努力给予学生营造一个丰富有趣的课堂气氛。良好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英语口语,会使学生把学习英语当作一种享受和一种需要,而不是一种负担,使学生在乐中求学,学中有乐,从而最终营造一种平等、民主、和揩、宽松的育人氛围,才能得以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水平。在英语口语教学中应当为学生创设开放语言环境,利用图片、实物、多媒体等手段,将课堂变成具体的社会场所,根据课本大纲可以安排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对学生进行鼓励,运用恰当的口语,如幽默、充满亲和力的语言,这种具体的口语学习方式,会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且受到学生的喜爱,能激发学生参加英语交流的积极性。在课余时间,教师可以利用音像制品,广播节目等英语教学资源,让学生选择喜欢看的英语电影以及英语歌曲,从中接受地道的英语,增强语感的培养。

3.3重视英语口语教学

重视英语口语教学培养学生口语能力是英语教学的需要,也是学生个体的需要,更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教师应合理安排课堂时间,与学生简单的进行英语交流,教师应该更新教学理论,重视英语口语教学,提倡实践、参与、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和教学途径,使学生养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掌握听、说、读、写的能力,才能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对教师必须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重视口语教学,加强对学生语言基本功的训练和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同时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学生进行科学地训练,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把口语训练分配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4、结论

目前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因此口语的教学方式应采用多样的形式,我们始终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合理安排课时,明确英语口语教学的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学习的参与能力,提高学生用英语说话能力,提高多媒体等教学工具的应用,全面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田东,任务型教学法在初中英语口语课堂中的应用[丁] 科教文艺2010(8)

2、顾秀琴,关于初中英语口语学习策略的思考与实践[丁] 教学月刊(中学版)

3、陈美智,初中英语口语交际教学[丁] 校园英语(教研版)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