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杂志首页 > 来稿选登 >

如何指导学生作文创新

内容摘要:人的素质中,最具生命力的是创新精神。就中学各学科而言,写作是最富于创造性的实践劳动,也是发展学生创新能力最有效途径。文以新为贵,作文要创新,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学会关注生活、感悟生活——汲取新鲜材料,另一方面要指导学生运用创新思维——打开作文思路,同时还要在平时的作文练习中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写出个性、写出自我,此外还要督促学生丰富语言仓库——写出让人“眼睛一亮”的话。

关键词:别出心裁   写出个性  创新  美文    

 正文: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人的素质中,最具生命力的是创新精神。就中学各学科而言,语文中的写作是最富于创造性的实践劳动。文以新为贵,那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作文创新呢?据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体会,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引导学生学会关注生活、感悟生活——汲取新鲜材料。

作文要创新,忌雷同就必须有一定的生活基础。文章的新来源于生活的新。纷繁多变的当代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学生只有保持对生活的满腔热情,紧跟时代步伐,同现实生活息息相通,才能写出时代性强的鲜活文章。因此,教师必须注意引导学生学习关注生活,随时随地捕捉身边的新鲜事物,并透过现象发现其本质特征。学生学会关注生活、感悟生活,是写出有创新作文的基础。

要使时代活水进入学生的作文视角,改变那种“人有我有,大家有”的被用滥了的陈旧材料,写出令人耳目一新的作文。教师还必须指导和督促学生博览群书,自觉养成每天读书读报,收听收看新闻的良好习惯,以获取新的信息。学生只有不断丰富生活的积累和知识的积累,多多占有材料,才能为作文的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指导学生运用创新思维——打开作文思路。

要打破旧观念和旧规范对学生心灵的禁锢,建立起开放、发散、鲜活的思维方式,教师就必须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运用创新的思维从多个角度审视题目,通过思维的发散性和思维的多向性展开联想、想象,革故鼎新标新立异。

例如在写作“水滴石穿”这个话题时,如果我们从“水”的角度看,结论是“以柔克刚”;而如果换位于“滴”的角度,却是“坚持就是胜利”;而如果站在“石”的立场,则是“只要有恒心,铁棒磨成针”。由此可见,同样的事物,同样的话题,观察思考的角度不同,结果也就千差万别。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如果囿于常用的观察点,那么庐山只能给人以固定不变的老面孔;但如果调整一下视角,“横”看“侧”眺,那么奇峰异岭就会扑面而来。

为了帮助学生摆脱传统的思维定势,我常常让学生用逆向思维、求异思维的方法来构思立意。例别人从正面说,你就从反面讲,别人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就说“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只有思想新颖而独特,文章才能别具一格而富于个性魅力。

三、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写出个性、写出自我。

真实地再现生活的底蕴,真诚地拥抱生活的亮点,写自己的真情实感是写出有创新作文必不可少的一步。学生作文中最常见的毛病是:喜欢简单模仿或套用众所周知的材料。教师怎样才能让学生以独到的眼光,从素材库中选出“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材料,进而写出个性张扬的文章呢?我的体会是:

1、指导学生写“真话实话、心里话”

写真实才有价值,抒真情才能动人。著名作家叶圣陶先生曾多次指出:作文的根本在于“立诚”。作文创新也要以“真”为本,从真我出发,写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思考过的东西。只有是经过独立思考的东西才是最鲜活、最有价值的东西。

2、指导学生用独特的方式,构思谋篇。

学生作文时常常受定向思维影响,循规蹈矩写不出新意。作文无定法。要让学生写出个性,写出自我,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打破定向的思维影响和从众的心理定势,开动脑筋在立意上寻求突破口。比如采用一下:变异式构思,在题目允许的范围内,寻找“变异”点,展现出富有个性的创意;或独辟蹊径逆向思维,尝试一下“反弹琵琶”——以“正”衬“反”,以“反”写“正”的表达方式;或从个性化的“情”和“悟”入手,进行另类演绎……

“道人之所道”,莫如“道人之所未道”,只有写出“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才是妙笔。

3、鼓励学生在体裁和形式上翻新。

从小学到初中,学生写的最多的是记叙文和议论文。随着近年来中考、高考作文对体裁要求的放宽,学生只会写一般的记叙文和议论文,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特点和要求了。内容新固然重要,体裁新、结构巧也同样不容忽视。那么教师怎样才能让学生写出“有创新”的作文呢?我的做法是:

(1)、鼓励学生尝试写各种体裁的文章。如:小小说、寓言、故事、散文等。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的作文就会改变千人一面的定势,呈现出千姿百态的特色来。

(2)、提示学生不妨在结构安排上换换花样。比如尝试一下:标题式结构。这种结构,因醒目而匀称的小标题,不仅给人以外在的结构美,而且使文章线索清楚,层次明晰;或是剧本式结构,这种结构,因紧凑而集中的矛盾冲突和强烈的创新意识,会获得其他文体难以收到的表达效果;或者是版块式结构等。总之,别出心裁的设计和独具一格的形式,会让精心包装的作文更加充满灵气和魅力。

四、督促学生丰富语言仓库——写出让人“眼睛一亮”的话。

语言是文章的核心。语言干瘪贫乏,缺乏美感、文采是很难引人注目的。语言的新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要靠平时的积累,因此,教师必须指导和督促学生丰富语言仓库,加强语言修养,努力做到“两多”即:

1、多积累。即多读名篇佳作,多背诵脍炙人口的古诗文名句和格言警句,勤积累生动活泼、幽默风趣而又鲜活生动的当代语言。

2、多练笔。多练、多写,才能熟能生巧。练的方式如:写观察笔记、阅读手记、周记、随笔等,并要求学生练笔时至少写出一句或一段让人“眼睛一亮”的话。

总之,作文要创新就得独具匠心,写出个性。而不是老生常谈,或克隆他人,更不是华而不实,以故作惊人之笔,哗众取宠,而是别出心裁,写就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