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数学教师教学角色与专业成长的蜕变
2015-06-03 | 所属栏目:来稿选登 | 点击:次
摘要:网络时代,强调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经历和获取新知识的体验。教师教学角色及专业成长的蜕变有两重含义:一是从讲授、灌输,转变为组织、引导;二是从讲台上讲解转变为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交流、讨论,共同学习。 一、网络时代对数学教师教学角色的蜕变 1、注重问题设计,做学生思维的引路者。 2、注重学法指导,做学生学法的帮助者。 3、关注活动过程,做学生情感的支持者。 4、参与汇报展示,做活动成果的分享者。 二、网络时代对数学教师专业成长的蜕变 1、 形式开放促成长。 2、 信息丰富易成长。 3、 内容及时快成长。 4、 资源共享助成长。 5、 网络虚拟自由长。
关键词:网络时代 教学角色 专业成长 蜕变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在《师说》中如是说。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师教学角色的诠释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在这六个字中,“传道、解惑”较好理解,关键是“授业”。怎样“授业”才合乎时代要求呢?网络时代,教师的作用不再是传统教学中那样把问题“陈述”给学生,而是要围绕着学生所学知识而设计出知识诞生的“原始情境”进行教学。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不是从教师那里得到现成的答案,而是通过一系列问题的回答而得到所学知识。 网络时代,更强调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经历和获取新知识的体验。这些需要教师教学角色的完美蜕变,需要教师专业成长符合时代要求,要有与时俱进的蜕变,这其中就隐藏着两重含义:一是从讲授、灌输,转变为组织、引导;二是从讲台上讲解转变为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交流、讨论,共同学习进步。 一、网络时代对数学教师教学角色的蜕变 1、注重问题设计,做学生思维的引路者。 一节课的教学离不开问题的设计,设计问题时,我们为了让学生的回答更有意义,更准确到位,也为了更节省时间,教师总是设计一些简单的,易于回答的,封闭性的问题,让学生直接思考得出答案。其实我们知道,这样做是阻碍学生思维能力,窄化封闭了学生的思考。但是如果我们把对问题的思考权力下放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思考的话,学生的回答又是五花八门,随意性较大,就不具有探究性,往往是花费了好多时间,回答的内容却没有意义。我觉得,问题的设计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成败。一个好的大问题,会激发学生探究的愿望,会激起学生活动的兴趣,要想开展好活动,大问题指导是相当重要的,我们必须指导好学生学会从大问题思考,做好学生数学思维活动的引路人。 2、注重学法指导,做学生学法的帮助者。 在教学活动刚刚开展时,我们的孩子思考无序,学习无方,教师就应该及时指导,告诉他们怎样有序的思考如何注意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对学习方法进行归类总结,让学生考虑在教学活动中应该先做什么,再做什么,什么时间去做,由谁来做,都要细细考虑,然后才能付诸于实际行动,这样就减少了活动的盲目性。做好计划后,最重要的还是引导学生参与实践,让学生亲历亲为。 3、关注活动过程,做学生情感的支持者。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学生的经历是不同,感受也是不同的,既有成功的喜悦,也难免会出现失败的苦恼,甚至是来自各方面的冷嘲热讽,我们的孩子都可能会遭遇到,这就需要我们及时去鼓励,无论成功与否,我们都要做他们活动的支持者。一方面积极鼓励他:你很勇敢,敢向别人发问,这就说明你的采访已成功了一半,再换一种方法,也许你就会成功。也许我们的指导还不够科学,但孩子们有了你的鼓励,才会有继续研究的勇气,才会有活动的动力。 4、参与汇报展示,做活动成果的分享者。 学生经历了一番探索与实践,总会有收获,如何把他们的活动成果展示给大家,这更需要教师做必要的指导,帮助学生选择恰当的呈现方式,全面细致地展示自己的活动成果。我觉得成果展示不仅仅是调查报告所搜集的文字材料、图片、照片等,更主要的是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兴趣、主动性、社会责任感以及实践能力等,学生的实际发展才是活动最重要的成果。 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的活动中,教师更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思维闪光点,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老师要把握整个教学过程的内容、进度与方向。同时还要善于发现并抓住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启发,提示点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 二、网络时代对数学教师专业成长的蜕变 教师教学理念的改变离不开自身专业水平的提高,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教师专业成长开辟了新的途径和方式。在这种不一样的平台中要取其精华,迅速成长,完美蜕变。 1、 形式开放促成长。 与以往教师只能利用节假日参加短期的培训以发展专业相比,网络能使教师的专业发展不受时间、空间限制,教师都可以随时根据自己的需要(同时也不受区域差异影响)而自主学习新的教育信念、知识和方法思想,完善自己的专业结构。 2、 信息丰富易成长。 信息的丰富性能让网络成为教师的“资料库”,有利于教师构建“个人图书屋”;网络中提供浩瀚的单元测练卷、复习卷和教学案例等等教学资源有利于教师教学能力和教研水平的提高;信息容量大的网络下,教师能够获取到以往只有骨干教师才能得到的学习机会和内容,例如教育专家、特级教师的课和讲座,某地方大型教学研讨活动的有关信息材料(包括活动内容、课例、课堂实录、点评等等),从而可以不断接受新思想、新理念的熏陶和碰撞,有利于教育信念、知识和能力的发展;网络技术中的博客,提供了一种免费、无限的教学档案,让教师方便地记载每天发生在身边的教学故事、及时积累各种信息,积淀成为能帮助专业发展的教育资源。 3、 内容及时快成长。 网络的传递方便快捷,使得教师可以及时获取教研活动的有关信息、各学科地区性统考的试卷分析,使得教师可以第一时间了解中高考的原题、把握中高考评价目标的未来方向,使得教师能够了解最前沿的教育改革信息和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研究成果、新理念,有利于教师完善教育信念内容、提高教学实践能力。 4、 资源共享助成长。 网络下的信息资源是共享的,最前沿教育信息、教学研究成果、名师讲座课例等等优质资源可以传送到各个角落,一线教师的教学材料(包括教育叙事及其研究和教学反思)、教学案例、感悟和思考也会进入专家和教师的视野;网络下教师之间(或与专家之间)的交流更有效:网络技术(例如博客)让教师通过教育叙事、教学案例和行为研究等以网络平台的形式作自我反思,成为个人重要的教学档案。在借助博客等网络技术开展的教学反思交流活动和利用博客、QQ、论坛(BBS)等技术搭建的网络教研平台中,专家和一线教师能够摆脱身份、年龄、资历背景和时空的限制,能够在共同话题中毫不保留地把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展示出来并真诚探讨。这几年的“国培”就是最好的事例,让多少一线的教师有了与专家“零距离”的对话,有了走出来的感觉。于是,教师能够“零距离”得到专家引领,能在对比和反思自己及同行撰写的教育叙事、教学反思、教学案例过程中诊断和发现教学问题、看到自身差距并改善,能在网络研讨活动得到同行互助。这些都能使教师从中提高教学实践能力和教研能力,更新教育理念。 5、 网络虚拟自由长。 网络下教师可以扮演在现实世界中不可能扮演的角色,从不同角色中获得心理平衡,可以自由地释放自己的焦虑和苦恼,减轻情感方面的负面影响;网络下教师可以平等地与人交流,大胆地说出自己的观点、丰富自我体验、改变自我认识、展示自我个性。这些对强化专业态度与动机以及提升自我专业发展需要和意识无疑是极有利的。 网络时代让教师的教育角色、教学行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以学生为主体教学中,老师的地位相比传统教学中更重要,任务更艰巨。网络时代让教师的专业成长、专业提升得以更充分发挥其主体性,让专业成长与网络团队相结合地方式开放性地进行,让专业发展有更多的个性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