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教学的体会
2015-05-27 | 所属栏目:来稿选登 | 点击:次
孙云霞 山西省阳城县驾岭乡中心学校 一提起作文,就会有一部分学生一筹莫展,感到无从下手。巧妙地引导孩子去写作,是小学作文教学中的一项主要内容。下面谈谈我在语文教学中的一点体会。 一、恰当运用范文,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要不要使用范文问题,历来有争论。我觉得,从实际出发,从效果出发,可以提倡适当使用范文,用来启发刚开始写作的小学生。众所周知,小学生刚开始写作文,是十分艰难的事,尤其是三年级开始命题作文后,学生常常不知道写什么,更不知道怎么写。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运用范文,激发学生的写作思路。在教学中,我往往是先根据题目进行启发,然后念范文,对于优等生,他们往往有能力不搬用范文,范文对他们的思路有启发作用;对于中等生,能帮助他们谋篇布局,组织材料;对于差等生,范文就是他们作文的影子,如同书法的描红底子,他们大体上照着写,但也不是人人都照着写,多少也能写出一些新东西。即使千篇一律也不要紧,就像有人说过:“没有小学时的千篇一律,哪有高中时的百花齐放?” 二、充分利用第二课堂,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要让绚丽多彩的生活在小学生的作文中得到充分的展现,就必须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入手。 首先要抓好阅读活动,指导学生选择读物并经常向学生推荐合适的读物。让他们运用语文课上学到的“掌握生字新词,读懂每一句话,了解各段段意,抓住主要内容”的方法去阅读书报和刊物。指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想”,养成勤思考、善分析的读书习惯。指导学生通过反复阅读,仔细品味书中的精彩片段,学习摘录“好词佳句”的方法,写日记和写读书笔记的方法,逐步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并且引导学生把自己在课外阅读中学到的好词佳句、写作知识和表达方法以及积累的素材切合实际、灵活地运用到作文中去。 其次,利用身边的课内外活动,获取和积累写作的素材。针对小学生爱玩好动的特点,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课内外活动,培养他们多方面的兴趣爱好,开阔眼界,陶冶情操,增长见识,积累写作素材。如在进行拔河、跳绳、短跑等比赛之前,可以指导学生按提纲进行观察,特别要用心观察活动过程中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并且把观察到的记录下来,写在自己的文章中。记得有一次我采用这种方法,指导学生写一篇《跳绳比赛》,由于准备充分,观察细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要重视作文的批改和讲评。 作文的批改和讲评是习作的再指导,是巩固作文效果,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环节。能否把握好这一环节,势必直接影响到作文的教学效果。 关于批改,方法很多,我认为当面批改效果最佳。当面批改时,教师改着,问着,讲着,学生在一旁看着,听着,思考着,回答着。师生的思维得到最佳碰撞,甚至可以当场就做一些口头练习,从而让学生加深印象,获得进步。 作文的讲评,还要根据年级训练重点的不同,明确讲评的主要目标。这样,我们备课才能有据可依,讲评才能胸有成竹,训练才能切实到位。另外,对学生个体而言,力求要做到有针对性和启发性,这样才能面向每个鲜活的生命,明确、具体地指明前进的方向。 总之,作文教学一定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调动他们的写作积极性,为学生创设乐写、敢写的氛围,逐步提高写作水平,以求达到“我手写我心”的最佳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