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杂志首页 > 来稿选登 >

浅论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策略与方法

【摘要】 随着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颁布,教学理念在不断变化,语言也在不断地发展,教材更在不断完善,当然对于我们教师来说,不断提高我们自身的素质是十分必要而迫切的。而语言是人类进行社会交往和思想交流的重要工具,作为语言学科的英语学习虽无捷径可走,但有方法可寻。科学的方法,可以使我们的英语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英语教师,我们在英语教学中,更应该注重英语教学的策略与方法,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学习方法,在学习中少走弯路,在快乐中高效的学习。

关键词  初中英语  教学策略  教学方法

一、英语课堂中的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为达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而在对教学活动清晰认识的基础上,采用适当的教学组织形式,安排好学习内容的传递顺序和教学媒体使用方式,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并选择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的总体考虑、策划和谋略。是指在不同的教学条件下,为达到不同的教学结果所采用的方式、方法、媒体的总和。教学策略有许多不同的类型。瑞奇鲁斯将教学策略分为组织策略、传递策略、管 理策略三类,这是针对传授型教学系统的。袁振国将教学策略分为内容型、形式型、方法型 以及综合型。 教学方法是最为具体的、最具有操作性的,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看做是教学策略的具体化。 但这并不能充分地说明教学方法就受制于教学策略。 一种教学方法的成形和使用不可避免地 会受到教师的教学策略的影响,但更多地受制于教学原则的指导、教学实践的检验。可以这 么说,一种教学方法是在教学原则的指导下,在总结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而在具 体的教学情境下该使用何种教学方法, 该如何来组合教学方法服务于教学目标, 就涉及教学策略的层面。

    教学策略包含五个要素:教学活动程序、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学习内容的传递顺序和教学媒体。

1 教学活动程序是要在上课前就已经构思好一节课的教学顺序,一般现在的教学都采用五段教学模式。即预备、提示、联系、统合与应用。

1.1 预备即是通过问答式谈话,使学生回忆学过的已有相关知识,为学习新知识做好准备。这也相当于课堂的引入,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引入在一节课中也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现在的农村英语教学,由于学生的基础差,学习兴趣也不怎么高,这就要在开始的时候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对我们所谈到的话题感兴趣,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如在上七年级下Unit4 Don’t eat in class 时.我们可以先谈论一下当天学生的心情,然后再问原因:Why are you happy or unhappy?答案是很多的:Because we have so much homework to do every day./ We can’t go out at will./We can’t use our sell phone and so on.然后让学生用英语把他们心中不愉快的事情表达出来,并告诉他们当天的内容就是学习祈使句以及它的特点。

1.2 提示即是提供许多事例,供学生观察和了解。以上面Unit4 Don’t eat in class.为例。先给学生展示一些图片,让学生自己来造句。如:(1).We can’t sleep in class .---Don’t sleep in class.(2). We can’t listen to music in the hallway .--- Don’t listen to music in the hallway. 这样很自然就进入了新课。

1.3联系即是让学生比较和分析所给出的事例。如1.2 中的句子,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两组句子中有一个是没有主语的,这就让他们明白了祈使句的主语通常省略了,一般都是第二人称。这总比让他们去死记要好得多。

1.4 统合就是帮助学生得出一条可以解释这些事例的规则和原理等。也就是学生通过老师的引导自己能总结出出现在语言中这些事例的规律。更加加深其印象。

1.5 应用就是给出习题、作业,让学生使用自己已学过的规则和原理来解答语言中的实际问题。

二、英语教学中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相互作用所采取的方式,手段和途径。既包括教的方法,也包括学的方法,是教法与学法的统一。

    在学科教育中都说教学有法而教无定法,英语也不例外。科学的教学方法可使课堂效率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大大加强。教学策略中运用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

    与获得认知学习结果有关的教学方法有: 讲授法、演示法、谈话法 、讨论法 、练习法、实验法和实习作业法等;

  与获得动作技能有关的方法策略有: 示范—模仿法、练习—反馈法等;

  与情感态度有关的方法策略有: 直接强化法、间接强化法等。

  据学生思维形式的特点, 教学方法可分为归纳法和演绎法。

  每一种教学策略都有各自的特点与适用场合,应当根据当前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教学环境进行选择。而且为了实现某种教学目标的要求,往往不是靠单一的教学策略所能完成的,而是要通过多种教学策略的组合运用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教学方法的选择也是如此。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们最常使用的教学手段是讲授法。讲授法主要借助教师的口头言语来呈现知识,阐明知识的联系,促进知识的理解。这种发方法操作简单,应用广泛。在知识传授功能上具有高效率和低成本的特点。然而,在新课程改革推进过程中和现代社会对英语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上,讲授法的不足日益显现。首先,学生只是在简单机械的接受知识,却不能灵活使用,不能尽善尽美地表达出其他语言要表达的意思。其次,学生在这种长期的训练下会觉得枯燥乏味,不能提高其积极性。所以在现在的新目标英语教学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应该注重教学方法的改变。

1.教师角色的定位。

1.1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在教学过程的控制、教学活动的组织、教学内容的制定上有绝对权威,教师说什么就是什么,这样据扼杀了学生的很多想法和思维方式。新课程理念强调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共同参与、平等互动,教师仅仅是组织者而已。为此课堂教学要充分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如个别学习、同桌交流、小组合作等重要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当然在突出学生主体性的同时,要能有序地把握好课堂的节奏,在愉悦中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和审美辨识能力。

1.2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及学习方法。要充分信任学生,并注意到个体与整体的差异,因人施教,点面结合,绝不能一味直接地进行乏味的知识灌输,“标签式”地讲解。要善于发现和归结学生求知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肯定学生的思维动机和过程,切不可无视其中虽显稚嫩但蕴含智慧的荧光,或简单将其扼杀。?

 1.3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 

    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教学关系是: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这样难免扼杀了学生的探究意识,更不用说去拓展学生的智力和思维的创造性了。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体现“教学相长”的效率,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也让教师体会一些创新的思想,实现师生为一个学习共同体的目标,彼此取长补短,在不同的起点上共同成长。

1.4 成为教学情境的营造者 

   在传统教学中,采用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的方法。这种方法呆板、枯燥,而儿童又活泼、好动,因此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常使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厌烦心理。《英语课程标准》指出的“教师应尽量采用任务型教学途径。”而任务型教学中,情景的设置是非常重要的,这种情境是通过教师刻意渲染和营造的,使学生对客观情境获得具体的感受,产生对教育教学内容的积极的倾向,并激起热烈的情绪投入教学活动的氛围。因此,上课时,教师要尽量创设多种情境,使学生在尽量真实的动态情景中使用英语,要使学生不觉得是在有意识学习,而是无意识中使用英语完成任务。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减轻学生压力、使学生蕴藏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的目的。

? 1.5有终身学习的意识? 

教科书不应该成为教师的唯一课程资源,教师应当学会主动地有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用资源,为教学服务。引导学生走出课本,走出课堂和学校,充分利用校外各种资源。尤其是语言学科,要注重学生对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无论是在现实的交流中还是理论的文章中。此外,教师还应夯实自己的基本技能,提升各方面的素质,特别是语言的表达能力方面,例如现代教育技术的技能。?

 2课堂操作的转变

2.1 结合生活与课堂实际创设适当情境,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只要对一个学科感兴趣,那么他们就会有很多方法来学好这门学科。所以教师创设不同的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手段。

2.1.1 音乐渲染 创造轻松情景

     在课前播放优美动听的经典英语歌曲或者熟悉的音乐。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更快的安静下来,对学生起到心理放松的作用;另一方面,这样的音乐可以有效地利用起来,导入新课。例如,在指教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1时,可以播放 I believe I can fly. 这首歌。从而引入情态动词can,学生就可以开始讨论What can you do? 从而引入新课,课堂气氛轻松活跃。

2.1.2 利用插图、卡片和简笔画,创设情境

     插图是语言的形象表现,预言师插图的理性描述。例如,在七年级下unit5中,在新课前可以先给学生展示一些有关动物的图片,让学生自己用英语完成单词,既形象又生动,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2.1.3 利用游戏 创设情境

 游戏活动教学的方法就是在教学中尽可能将枯燥的语言现象转变为学生乐于接受、生动有趣的游戏形式,为学生创造丰富的语言交际情景,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在英语教学中加入适当的游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符合“乐学”原则。

2.1.4 利用多媒体 创设情境

     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应用到英语课堂中,是对英语教学方法的补充和发展,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多媒体具有图、文、声、像合一的特点,可以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形象、直观。在我们目前的英语课堂中,在没有母语的学习环境下,多媒体的应用无疑为学生创造了最佳的外语学习环境,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通过几年的教学总结,结果发现适当的教学方法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课堂效率和学生学习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3.有效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在新课程中提倡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Learning from doing),从任务出发,来完成一定的语言活动。语言活动的形式有很多种,内容多变。如:指令、指示、介绍说明、陈述事实、列举、寻求帮助、辩论等等。这些内容的实现可以通过组织各种活动。是通过活动来发展学生的语言还是通过语言来完成活动?二者无论在哪一方面都有其理论基础与合理性。但经常出现的一个问题是:老师往往为开展一个活动而更注重活动的形式而忽略了我们学习语言的目标。学习Clothes时,有一堂课让学生就不同情境下进行适当的服饰搭配。老师设计了一个活动让学生进行服饰的搭配,设计服装时,学生非常兴奋与活跃,但其中真正参与到用所学语言或者用英语来完成这一任务的学生却不多,很多学生甚至根本就没有使用英语交流!所以有的专家提出我们到底是在上语言课还是手工课的疑问。在这种情况下,不如改为某人为参加某项活动,希望别人提出一些服饰搭配的建议,这样既可以让各小组参加,也可以有更多的人参与讨论与交流,有效使用语言完成了任务与交际。

4.正确地评价

     正确地评价也是教学中的一种必要策略,它不但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还能帮助教师在教学中各方面得到不断不完善,使教学课堂变得更有效,更具活力。

3.1 鼓励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鼓励评价可以使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激发兴趣,也有助于反思及调整自己的学习过程,评价或采用测验及非测验形式,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进步,及反映的情感、态度、策略某方面进行及时的评价,如通过教师示范,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正确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学会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充分发觉学生的进步,鼓励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提高。通过评价,使学生学会分析自己的成功和不足,明确努力方向。

3.2 教师示范评价的方法和标准

描绘性评价,是指用描绘的方式描述学生的表现。教师要做好示范,让学生学习和掌握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学会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教师不能笼统地评价某个学生的表现为“Excellent”或“Good”,因为那样的话,学生并不知道自己好在哪里。在让学生自评和他评时,经常使用以下评价等级:Need trying harder!― OK!― Good!― Very good!― Excellent!例如,当一位学生回答教师的问题后,教师可以说:“He is excellent, because his pronunciation is correct.” “ I think he is very good, he speaks loudly.” 久而久之,教师的评价就成了一面“镜子”,学生就可以学习和掌握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

3.3 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同样重要

在课堂中开展游戏、活动时,学生十分看中输赢结果,这是学生的心理特点。因此,教师应更加关注游戏或活动的过程。如,一位教师在执教Fruits一课时,向学生发放了不同的水果图片,让他们运用学过的“Do you have…?” “May I…?” “Here you are.”等句型,通过开展对话获得自己想要的结果。开始时,许多学生都急切地想要得到自己想要的水果,有时没等对话结束就把水果图片抢过去了。后来,老师把活动输赢的重点放在“Speak clearly, friendly and correctly.”方面,要求小组成员互相帮助,互相合作,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语言水平。活动后,学生在评价小组成员时特别关注“过程”中的自我表现和他人的表现,也从而激发了他们对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

3.4 特殊情况,分别对待

  有些学生在自评时,自信心明显不足,总是把自己评价得较低。为了树立他们的自信心,教师可以让班上其他的学生对这些学生的表现进行重新评价,把他们的评价等级提高一些。

  有些学生过于自信,总是把自己评为最高等级,遇到这种情况时,教师应在肯定这些学生表现的同时,实事求是地指出他们的不足之处。有些学生能力欠佳,在评价时难免受到其他学生七嘴八舌的批评,使得这些同学很没有面子。此时,教师应引导大家尽量挖掘这些学生的闪光点,并且要求大家礼貌待人,不要采用指责的语气,鼓励他们采用“我很欣赏你的…,但是如果…就更好。”等比较婉转的表达方法。这样就不会导致出现学生过于高傲或者过于没有自信。

通过教师鼓励学生进行自评和他评,使学生自我感悟,自我改善,最终达到“人人进步”,从而树立了自信,也提高了自身的学习兴趣。

结语:通过上面的浅论和平时的教学观察和课堂实践,我发现得体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是可以提高英语教学课堂效率的。但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灵活运用所具备的条件和教学方法,就一定能在英语教学中自己能得到全面提升,这样也能推动现代英语教育不断向前发展。而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强调课程要冲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生活经验等出发,积极探索英语教学最佳学习过程的新方法、新途径、优化教学结构和教学过程,把英语教学从 “以教师为中心”转入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让不同学习起点、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作为一名教师,肩负的重任要求我们必须不断进取、学习和创新。 作为一名教师,要热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要热爱自己的学生,要把自己对英语、对人生、对生活的深沉的爱和理解传授给学生,要把自己最真实、最美丽、最张扬、最健康、最阳光而最富有独特激情的东西展现给学生,感染学生,让其产生共鸣,从而激起他们内心深处对语言、对生活的热爱和激情,从而转化为学习动力。实践还证明,英语教学与英语学习需相辅相成,共同进步。英语教师则需要更多地在教学中运用更加合理更加完善的教学手段,教学艺术,教学方法,以期提高英语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