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杂志首页 > 来稿选登 >

浅析汉英“非主谓句”的对比

侯文硕 冯莉

摘要:“非主谓句”是为汉语中的句式之一,而在英语句法中并没有对此类句式进行明确的概念划分。为方便进行对比,本文将英语中主谓不全的句子作为对比对象与汉语的非主谓句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对两语中广泛存在的这种句式进行分析,探寻该类句式的存在方式以及分类问题。

关键词:非主谓句、英汉对比

 

    关于非主谓句这个概念的界定,诸多致力于做汉英语对比分析的学者在此类句式的类别归属和句法分析上仍存在较大分歧,一般对于主谓不全的句子,人们常常作“省略句”或“非主谓句”两种解释。许多研究汉英对比分析的学者认为“所谓‘非主谓句’不过是一种特殊的省略句而已。”而《现代汉语》中对于动词性非主谓句的阐释为:“这种句子并不是省略了主语,而是不需补出或无法补出主语。”这种对于此类句式的差异性描写表明,在概念界定上,语言学不同领域的学者看法不一,尚无定论。在《英汉语比较语法》(徐士珍1985)一书中,此类语法现象的对比也仅仅只做出了“英语的无人称句、无主句与汉语的无主句的比较”。

一、客观存在的“非主谓句”

在归类方面,对于主谓不全的句子,许多英汉对比文献都将其归为无主句或者省略句。而这种归类方法是为了便于英汉对比而进行的强行分类,不够科学、也不能够涵盖全面。赵元任先生在《中国话文法》一书中强调:“虽然我们可以将成分补充完整,但是这类句子看起来都是‘自足’的。”那么这里的“自足”我们就当有别于省略而对待。其次,关于对比对象的确立,汉语中的“非主谓句”究竟应该与英语句法中哪些句式结构能够匹配,对比对象的对应关系是否是完整的对应关系,对互不对应的原因还缺乏分析。学界认为:“要真正地进行对比分析,必须从实质上剖析两种语言在所有语法现象上的对应规律。”从这个观点来看,汉英双语“非主谓句”的对应关系就大有规律可循,即便两种语言的部分此类句式在形式上不对应,那么也是由于其他的语法功能起了辅助作用而产生了“零形式”的现象。最后,当今语言发展演变的趋势表明,传神达意的现象不仅仅体现在汉语这种松散型的意合语言上,近年来英语的句式特征也逐渐彰显出“零散”的趋势。Geoffrey N. Leech在1995年演讲“英语语法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中曾提到:“从二十世纪中后期开始,在讲英语的国家里传统的规范的语法势力越来越小。”这就为非主谓句这类“非正式”句式提供了发展前景,非主谓句在汉英两种语言中的应用愈发广泛。

二、非主谓句的存在形式

非主谓句广泛存在于两种语言当中。上世纪八十年代,许多汉语法学家对汉语“非主谓句”进行了研究,并明确了其存在类型。通过对当代汉语界主要语法学家的观点和权威的汉语语法著作进行总结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名词性非主谓句、动词性非主谓句、形容词性非主谓句、代词非主谓句、副词非主谓句、叹词非主谓句、拟声词非主谓句等。关于各种类型的具体定义及所属范围,学界已经有了明确的界定,在此就不再赘述。关于汉语非主谓句,这里要强调一点,那就是非主谓句和省略句、无主句的区别。熊金丰在《非主谓句的范围和类型》中就明确表明,非主谓句与省略句和无主句应该明确区分出来,也就是按照邢福义先生《现代汉语》中的概念:“有的句子不包含主语和谓语两部分,也不是主谓句的省略形式,这样的句子是非主谓句。”因此,非主谓句就应当和无主句、省略句有着明确的区别,它并不是省略了主语或谓语成分的句子,而是本质上就不存在这些成分。

英语当中没有非主谓句这个概念,这与英语句子的形合特点有关系。英语的句子并不像汉语句子那样流散,注重形式上的整齐。因此英语句子强调句子中主谓成分存在的必要性。但英语中主谓不全的句子也仍然广泛存在,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1)在祈使句中,常省去主语You。Open the window please.请把窗户打开。汉英的祈使句都为省略主语以表示命令、请愿等情感,主语可以补出,按照之前对于非主谓句的概念,祈使句不属于典型的非主谓句。(2)口语表述时的省略:Glad to meet you. 很高兴见到你。省略了(I am)。此类句式也属于一种省略主语的形式,因此也不能算作典型的非主谓句。(3)表示感叹、惊讶等情感的句子:Oh, my God! 我的天哪!这类句式同汉语的此类句式存在形式相同,都是单独的名词性或动词性的句子。从意义上来讲,这类句式是通过直接阐述最直接的内容来表示特殊的情感。比如,Oh, god!表示一种感叹,这类句式是无法补出谓语部分的。而动词性的非主谓句就需要我们仔细的辨析,比如:Watch out!小心!此句便是一种省略主语的形式,实际上是“You watch out!你小心!”的一种缩略形式,说话人旨在强调“小心”的动作而省略了主语。又如“太美了!”“Beautiful!”这种形容词性质的非主谓句也是省略了主语的一种形式。因此这种“谓词性“(动词性、形容词性)的非主谓句在大多数情况下都能补出相关主语,而我们所研究的非主谓句的本质主语或谓语部分是无法补出的。(4)答语:“Thanks.谢谢。”“Not at all.”“不用谢。”拿Thanks举例来说,也有Thank you!的表达方式,而thank you则是动宾结构省略了主语I,因此不是非主谓句,而Thanks则是名词性的非主谓句。(5)谚语:Out of sight, out of mind. 离久情疏。Seeing is believing. 眼见为实。汉英语中的谚语也可以从名词性、谓词性的句子分析角度去划分。比如说英语谚语,“Call a spade a spade.”据实而言。成分为“动+宾+宾”的结构,没有主语成分,而且从句意分析的角度来看,该句不需要补充主语,也没有主语可以补充。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在英语中,该类动词性句式也有也有无法补出主语的情况,是典型的非主谓句。

三、从汉英对比看非主谓句的一些问题

由上文可以看出,非主谓句的存在形式多样,种类复杂,也因此容易产生概念混淆,类别不清的情况。而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一种语言中非主谓句可能对应着完全不同的情况。比如汉语里的“下雨了”,对应到英语里应是“It’s raining.”关于这句话的分析有两种观点,一种是汉语里面的“下雨了”看似是动词性的非主谓句,但主语补出也未尝不可,可以说“外面下雨了”“天下雨了”。但从意义上来看,主语完全没有必要补出,或者说,主语在这个句子中的存在意义不大。因为说话人的本意只是想强调“下雨”,并不涉及到这个动作所陈述的对象。另一种说法是;汉语里面的“下雨了”主语应该为天气,只不过由于人们多年来的语言习惯省略了主语。由此两种观点我们便可以对英语句子“It’s raining!”进行分析,It在此句中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是代词做主语,一种是形式主语。如果当代词讲的话,it即指天气,那么此句就如果我们上文提到的天气做主语的例子,是省略了主语,不属于非主谓句。而如果it 是作为形式主语来讲,我们都知道英语里面的形式主语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主语,那么此句的真正主语就只能是raining了,就变成了一个动词构成的动词性非主谓句。

四、小结

由此可见,汉英双语的非主谓句存在的范围虽然有所类似,但由于两种语言的本质差异,我们仍能看到较为明显的区别:汉语注重意合,非主谓句存在广泛,范围清晰。而英语注重形合,讲究句子的主谓成分齐全,非主谓句存在较少,但仍然有一部分与汉语的形式一样。由于研究时间有限,这篇文章只是从一个很浅的层面对两种语言中非主谓句进行分析。关于非主谓句的研究,国内对于汉语的研究较多,对于英语以及其他语言的研究较少,我们应该注意到非主谓句在任何语言中都有它的存在方式和特点,进行具体的语言描述并加以对比分析,可以在句法的层面上促进双语的对比研究,也可以从一个侧面促进双语的相应语法概念的研究发展。

参考文献:

[1] 颜迈. “非主谓句”质疑[J].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8(2).

[2] 赵钢. 非典型主谓结构—英语句子和汉语词组的比较[J].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89(4).

[3] 熊金丰. 非主谓句的范围和类型[J]. 龙岩师专学报, 1989(3).

[4] 田雨泽. 非主谓句的句法成分及其他[J].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 2004, 17(1).

[5] 张修仁. 非主谓句的用途和界定[J]. 厦门大学学报, 1996(2).

[6] 朱文献. 怎样区别简略句和非主谓句 [J]. 语文教学与研究 , 1984.

作者信息:

侯文硕,男,1987年出生,现黑龙江大学应用外语学院翻译硕士(英语笔译)研究生。通讯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74号黑龙江大学应用外语学院, 150080

通讯作者:冯莉,女,1972年出生,黑龙江大学应用外语学院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通信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74号黑龙江大学应用外语学院,

基金项目:黑龙江大学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YJSCX2014-092HLJ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