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教育中数学的教学
2015-05-23 | 所属栏目:来稿选登 | 点击:次
徐利勇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是学生数学能力和思维形成的时期,对学生后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加强小学数学的教学。本文笔者从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着手,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小学教育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方法和途径,目的是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指导和借鉴。 关键字:小学;兴趣;数学教学;数学方法;素质教育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和课程改革的深入,对小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在整个学校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有效的小学数学教学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严重的制约了小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必须进行改革,进而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 一、 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 ㈠缺乏对学习方法和数学思维的重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只是重视对基础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习方法和数学思维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利用,更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甚至部分教师只是依照课本进行教学,不注意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缺乏对学生利用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难题的引导,难以达到数学学习的目的。 ㈡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单一乏味 由于受到自身素质和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和模式,缺乏对学生的吸引力,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的热情,这样就降低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不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 二、 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途径 鉴于小学的数学学习对学生后期能力的养成起着重要的作用,需要加强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和创新,解决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积极的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顺应课程改革的要求,这就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㈠抓住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小学生处于认知和能力形成的初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丰富的想象力,并且反应灵活,这就需要教师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加强对教学的创新。例如,可以在多媒体技术的指导下,利用图画、声音和视频等进行教学,一方面使知识更加主观,另一方面带动学生各种感官的投入,做到全身心的投入,进而激发起学习的兴趣,进而提高学习的效果。 ㈡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教学活动开展的出发点,需要合理的设置教学情境,可以通过设置悬念的课堂情境,激发起学生自主探索的欲望,集中注意力。同时还要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因此需要采用多种形式,例如小组竞赛、游戏、任务等方式,提高教学模式的灵活性,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 ㈢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维的训练 小学数学的教学不是单纯的为学生传授知识,还要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小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性,这就需要教师对一般的规律进行呈现,便于小学生进行模仿训练,进而形成一定的数学思维和学习方法。同时让学生积极地动脑动手,组织学生去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提高自己的观察力和创新能力。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是学校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后期能力的培养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要加强对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视,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结构,采取有效的方式组织教学,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为学生创设一个健康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相信在各个教师的努力之下,小学数学教学会取得更大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⒈曹美娟.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兴趣的激发[J].课程,2009(08) ⒉王占梅.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J].新课程,2009(21) ⒊姚京.小学数学课堂趣味性教学初探[J].新课程,2009⑾ 作者单位:新疆阿勒泰市切尔克齐乡中心小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