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习的好助手——笔记
2015-05-22 | 所属栏目:来稿选登 | 点击:次
李铁成 (河北省涿鹿县涿鹿中学 075600) 摘要: 本文着重阐释记笔记在英语这门语言当中的重要性。在阐释时,深入浅出。在指出笔记重要性的同时,也道出了笔记做不好的弊端。同时,也提供了做笔记的方法,有待同行指正。 关键词:笔记;储存;积累;形式 做笔记是一种古老的学习方法。在英语学习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在当今英语教学改革当中,却正在处于被忽略的情形之下。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操练、实践固然重要,但作为英语学习关键的一环——笔记的作用是不能被否定的。当前,不少学生英语学习成绩久久徘徊于低谷,和教学当中笔记被忽视的状况密切相关。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当下暂时的好记忆并不等于长久的固化记忆。马克思认为:“笔记是掌握所读书籍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笔记是英语学习的主要方法。一门语言在刚起步时,因为知识点不多,不用记笔记也可学会。但随着语言知识的日积月累,如果不去及时做好笔记。你就会发现,远期的知识记忆逐渐带有模糊的特征。有人测定过人脑对形象信息的储存和记忆。测定数据显示:单靠眼看耳听三小时后只能记住60%,三天后最多才能记住40%。由此可见,口到眼到耳到手到,听说读写相辅相成,记忆在头脑中的保留才会长久。昔日学习过的知识,一旦翻开笔记,模糊的记忆便被一扫而空,熟悉的东西一目了然。英语学习要想能达到左右逢源、举一反三这样熟练运用的地步,切记,做好笔记是不可逾越的一步。这是多少成功人士的亘古经验。 其实,笔记也是英语学习的一个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就是,包括控制与调节自己的记忆、注意、思维和解决问题的策略。英语教学就其内涵来说,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句型、课文等。学习这些项目是一个有机过程,它需要认识、理解、分析、巩固、记忆这么几个环节,而这几个环节需要一个通过储存、吸收和理解而达到融会贯通的学习过程。在这整个学习过程当中,如果课堂上耳闻目染的知识不能及时地记录下来,那么知识的储存、吸收和理解就会大打折扣。到了实际运用的时候也不能得心应手。显然,做笔记的认知策略是个人用以支配自己的心智加工过程的内部组织起来的技能。教学实践证明,笔记是英语学习的认知策略。它是不能被遗忘和忽视的。在不少英语课堂中,有的学生只听不记,或者三言两语做些记录的现象是令人担忧的。不强调笔记的质量和数量,必然会影响英语的教学效果。 做笔记是主观能动性的表现。它是一种积累性的学习。学习英语不是件容易之事,而学好英语就更加不易。很多学生学习英语往往是被动的,主观能动性并不强烈。经常是学了新知识而忘了旧知识,犹如“醉汉拉车”。究其原因,我们会发现一个问题,这就是——大部分学生都存在着一个“课堂学习课后忘”的现象。主要原因是学生学习英语只停留在一堂课的水平上,没有形成把新旧知识积累和归纳的习惯,结果学习成绩每况愈下。所以那种认为,在复习时读读看看,听听说说就可以应付题目繁多复杂的笔头试卷,纯粹是一种痴人说梦。因而,在学习吃力的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能养成一种记笔记的好习惯,长此以往,知识就会出现断裂。伴之而来的就是交际、解题能力下降, 看似简单的问题,却要费时费力才能完成,因为解决问题是需要知识做基础的,没有知识做基础,而去空谈提高能力,在现行应试模式下是一种笑谈。笔记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点一点地积累,跳跃式记笔记是行不通的。需要层层递进,一步一个脚印,这样做来,知识才会越来越丰富,由知识积淀的能力才会越来越扎实。在实际当中,有心做笔记的学生,往往成绩稳定,在试题出现偏难时,这些经常笔记做得好,造就基础能力强的学生,这时候,他们的非凡能力就显现出来了。有学生经常抱怨学习成绩上不去,这和他们笔记基础弱有很大关系。因此在学习英语过程中,要学会做笔记。通过笔记,我们能养成自我分析,自我总结经验的好习惯,从而不断填平缺漏的知识和技能。如果我们贪图省力,只满足于好奇,不读不写,得过且过,那么这种诟病必将日积月累、积重难返。最终受害的还是我们自己。 笔记形式有两种,一种是随堂笔记;另一种是整理笔记。随堂笔记是听课时的原始笔录。它不仅记录了教师讲课时的重点和难点内容,而且有利于学习后知识的巩固和提高,同时也可以作为阶段复习的重要资料。听课做笔记是知识获取、储存、巩固的有效手段;是评价学生课堂学习质量表现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帮助学生自己理解知识、分析、还原和归类知识的方法途径。听课做笔记,思维要紧跟教师而动,要把教师讲课时的灵魂巧妙地加以笔述,包括:首先,本课的重点、难点。重点要层次分明,言简意赅。对重点突破的例子要紧随师动,努力做到思维和笔记同时在大脑刻下深痕,避免走马观花。其次,记笔记时,要注意记下教师难点突破时的思路,这样做便于课后碰到难题时,能打开思路,避免钻死牛角尖。最后,记笔记时,要边听边记,对听懂的和不懂的都要做标记,以备在和老师互动时,做到有的放矢。这样做有利于节省时间,做到课堂高效。整理笔记是随堂笔记的综合提高。整理笔记是一门学问。在课堂上,有时由于时间关系,做笔记时,文笔可能有显零乱、松散,有时可能会出现跳跃,篇章结构不太严密。用语有时不太准确,可能会导致日后在理解上出现困难。这时,就需要笔记的稳妥处理。这一步做得好,有利于把片段的点点知识做到理性整理,利于课堂知识能力的再回首和思维的再认识,特别有利于在复习时知识的贯穿、重点的掌握,以及为日后解题能力的擢升奠定丰厚的基础。在这里要明白,整理笔记的目的是把学到片段的点滴知识有机集中在一起,形成知识的网络。整理笔记,要注意纵横联系和点面结合。纵横联系就是对所学过的知识点和语法点,先纵向分析,然后横向比较。有联系比较的东西记忆才能深刻,才能对所学过的知识点回味无穷。例如,分门别类列出种种表格。词形变化、句子结构、时态形式、词组短语等等都可以列表集中。实践证明:归类列表能达到纵横比较、简明扼要、提纲挈领、一目了然、点面结合的效果。操作时,尽量要求把相似的语言材料归纳在一起。以点带面,左右串联,形成一些知识链。例如,整理“开”,“开”在英语当中有多种译法:1.开车——drive;2、打开——open;3.开会——have a meeting;4.开学——school begins;5.开收音机——turn on the radio;6.开动脑筋——use your head;7.开玩笑——make fun of;8.开机器——run the machine;9.玩得开心——have a good time;10.开枪——fire at。英语中类似这样一词多义、一义多词的情况比比皆是。整理笔记时,要想达到点面结合的效果,就要特别注意区别同音异形、同义辨析、反义配对和分类排列等。同时整理笔记时,也不能局限于一个单元的知识整理,最好是能把新旧知识加以融合,智能式地重新构建,只有这样,点面结合的效果才能立竿见影。综上所述,整理笔记必须适当集中、反复循环、纵横联系、点面结合。如此这样才能触类旁通,左右逢源,发挥联想归类在记忆中和学习中的作用。 总之,笔记是学好英语的一座桥梁和良好帮手,英语教学的方法不管千变万化,但对于英语这门需要日积月累的链接式学习,没有笔记来做基础铺垫,其它花边搞得再好,最终也难免是昙花一现。 参考文献: 1.狄开春. 高中英语课堂笔记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 新课程学习杂志2009(11) 2.商丽丽. 谈课堂习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J]. 成功(教育). 2011(03) 3.张汝梅. 高中英语笔记策略指导[J]. 经济研究导刊. 2011(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