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杂志首页 > 来稿选登 >

浅谈初中生物课如何培养学生记忆能力

李露红

宁夏石嘴山市第六中学

摘要:学生的记忆能力是学习能力中最基本的能力,提高学生记忆能力,培养学生生物学的科学素养,是当前新课程改革下,生物学课堂需要高度重视的一个方面。本人就初中生物教学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记忆能力有如下体会。

关键词: 初中生物课堂  培养   记忆能力 

  生物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高效的学习能力是生物科学素养一个重要方面,生物课堂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各方面能力的综合培养,中学生物学是一门基础性的自然学科,基础性知识占有相当大的比重,需要记忆的内容相对较多,而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激发兴趣,化难为易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不仅愿意学,并且学得好。某种事物形象生动,感染力强,学生就容易记住。如讲述生物适应环境一节的内容时,我精心设计,用故事“煮不死的鱼”创设情境,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为什么伊都鲁普岛上,雷普捡到的“死”鱼放在水中加热,小鱼能死而复生?它到底有什么样的本领能适50度以上的水温呢? 学生探索这些问题的兴趣被充分的激发出来,疑问不仅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了,而且对重要的概念记忆牢固,理解了生物适应环境不仅表现形态结构方面,还表现在生理特征等方面,建立了生物学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又如学习人体消化系统的相关知识时,用酉瓜子历险记的故事,学生注意力集中,,对学习的内容就有兴趣,对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及食物消化过程内容,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对知识的掌握更牢固。

二、编成口决,迅速记忆

生物课中,对于难度较大,相对复杂的知识,学生记起来不容易,可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抓住重点,找出规律,编成口决来记忆。如人体血液循环的知识,我引导学生联想,家中的楼房,电视、沙发、床等放置不动的物品摆在楼上的房间里,自行车等经常搬动的物品则放在地下室内,上班从地下室推车出发,下班回到楼上房间结束。这部分的知识就编成“上房下室,房连静,室连动,室起房止,左起右止,(体循环),右起左止(肺循环)。”又如显微镜操作的知识,可编成“一取二放三安装,四转低倍五对光,六上玻片七下降,八上镜筒细观察,九退归位后整理。” 再如学习昆虫的知识时,利用模型,微课,学生仔细观察后,找出共性,编成口决:“体分三部头胸腹,两对翅膀三对足,骨骼包在体外部,一生形态多变化,遍布全球旺家族。”几句简短的顺口溜,简洁明了,重点突出,让学生记忆方便而深刻。

三、深刻理解,强化记忆

    生物课的学科特点,让课堂充满了灵性,生命无处不在。很多生物学理论需要记忆。而课堂又不能“无生命”,因此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指导学生把复杂的问题进行加工整理,把知识变成便于记忆的层次清楚的简单形式,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记忆的知识,,学生记得扎实牢固。如学习常见遗传病时,对于初中学生而言,伴性遗传和常染色的遗传在形成配子时,如何分配基因,病人,携带者,健康者的基因型,学生往往搞不清楚,容易混淆。所以在讲这部分知识之前,先进行“铺路”,,复习前面学习的内容,孟德尔发现的第一定律,染色体的传递规律,又通过挂图,,动画让学生直观感受,然后再引导学生把知识进行加工整理,让学生抓住基因传递规律,再给学生举实例,反复进行练习,不断加深理解,学生对这一部分内容记得就比较扎实牢固。又如学习达尔文的进化论,生物进化的历程,学生感觉抽象,记不住。对这部分内容的处理,先铺垫各类群的代表生物的个体特征,让学生从点到面,从个体到整体,引导学生概括归纳总结,找出规律,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再难的问题都被学生迎刃而解了。

     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还有许多的方法值的探讨,提高记忆的效果,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打造生命化课堂,相信自己只要向他人不断学习,不断探讨,一定会所有提高。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生物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普通初中生物教学用书[M]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