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提高基础差这类学生的学习成绩
2015-05-20 | 所属栏目:来稿选登 | 点击:次
四川省乐山市中区童家学校 梁光辉 如何提高基础差的这类学生的学习成绩是历来每位教师在教学中都要面临和亟需解决的老大难问题,我在多年教学中,通过多方尝试和不懈努力对解决这一老问题有一些看法。 某些学生沦为基础差这类“差生”,究其根源有以下原因:1.智力因素;2.家庭教育;3.学校教育;4.学习方法和习惯;5.自身毅力等。在教学中,我针对这类学生存在的这些问题进行有效解决。 一是对先天智力因素问题。通过讲解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小时候制作小板凳的故事等事例,让学生明白勤能补拙的道理。 二是对家庭教育。对于学生家长,多次交流,让家长明白自己的孩子是最优秀的,要肯定和鼓励孩子取得的成绩,哪怕是一点点微小的成绩,都要积极肯定和鼓励,让孩子有成就感,从而对学习更加热爱。 三是学校教育问题。可以分前期教育和中期教育及后期教育。作为幼儿和小学的前期教育,学校老师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这段时期的教育对学生的影响至关重要,因此在小教时期,老师对学生要多耐心、多教导、多关注、多纠错、多强化。同时要打好为学生文化知识的底子,要打扎实,要打牢靠,比如汉语拼音,汉字书写,数学数字加减乘除运算,绘画基础,音符高低等等。只有有了好的基础,才有好的发展。对于中期教育,比如中学教育,一旦差生已经形成,对于中学教师就要正确面对现实,着力想法解决这一严重问题,否则学生只会越学越没劲,最后就完全放弃,就沦为学科中的“差生”。如何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笔者根据多年教学经验,可以从以下途径着手。首要要让学生热爱老师。只有亲其师,才乐宜学。学生对老师充满了尊敬和爱戴,才会喜欢老师所教的学科,,才能激发学习的兴趣,才能产生学习的动力。其次老师要有耐心、细心、爱心,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发展变化,及时表扬和肯定学生的成绩和纠正学生出现的问题,让学生慢慢提升学科成绩。最后要强化基础知识的落实和巩固,要反复指导学生掌握学科知识,不时进行强化,不要让学生收获的知识轻易丢失。 四是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问题。之所以很多学生沦为“差生”,主要的原因就是学习方法和习惯的问题。科学的学习方法往往能提高学习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取得优异成绩的保障。一开始,我就让学生充分认识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教学中,我不断指导学生如何进行科学学习,比如一定要做好课前预习,了解要学的知识内容,找出不明知识点,作好勾划或笔记,课堂要着重听讲和解决,课后一定要做好课后反思并完成课后作业。其次,在课堂学习中,学生容易忽视以下问题:对重难点知识或习题不作相应符号,导致后期在复习中分不清章节知识点的轻重,往往看书是走马观花、漫无目的,学习效率低;对于做错的习题不深入反思和强化纠错。学生往往随意改一下甚至不改,也不积极反思,找明原由;对于出现的问题或掌握不牢的知识点不及时复习和巩固。这一结果就导致学生屡做屡错,经常在同一知识点上“栽筋斗”。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另外,在教学同时,我还不断去发现学生学习习惯的问题,并及时指出并加以纠正。如学生书写潦草、书写格式不规范等问题,这往往导致老师看不明,分不清,不易做出正确评判;有些学生不积极问问题,不懂装懂,蒙混过关,不及时解决现出的问题,导致学习问题堆积越来越多,严重影响后期学习。诸如此类的问题都需要教师及时有效解决,不要拖延,养成后患。 五是学生毅力问题。要鼓励学生在学习中要有愚公移山、铁杵磨成针的精神,要不怕吃苦,要有恒心、有毅力,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要坚信今天的付出一定会换来美好的明天。 这是我在转化差生的一些经验做法,当然,转化差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需要教师要有持之以恒的耐心和信心,在教学中高度重视“差生”及其表现出的问题,及时有效地解决,就一定能转变学生的思想观念,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