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合作意识的养成
2015-05-13 | 所属栏目:来稿选登 | 点击:次
周先蓉 摘要: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制度的贯彻与实施,教师和学生越来越注重合作学习方法的运用,小学语文作为一个文学科目具有交流性强的特点,更需要在学习过程中贯彻合作学习的方法,要实现合作学习,就必须要树立学生的合作意识,本文就此问题展开讨论,首先分析了合作学习意识的重要性,然后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供了可供参考的办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 学生 合作意识 培养 当今社会,是知识经济高度发达的信息化时代,各个企业与各个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越来越频繁,进入了全球一体化发展时期,在教学课堂上,也越来越注重合作学习方式的贯彻与实施,这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方式,因为它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也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增加了学生学习乐趣,建立了和谐融洽的学习气氛,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 合作学习的必要性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共同的学习任务的支配下,组成小组或者团队,小组成员相互配合,经过实践,共同积极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其中,学生之间有探索与交流的过程,也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通过这种方式能激起学生学习探索的热情和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互动的状态下有效学习;合作学习能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学生能亲身感受到知识的产生、形成过程,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感官参与能力;此外,合作学习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合作意识 首先,科学分组。一个好的合作意识的形成需要有一个和谐、彼此配合的气氛,所以,要注意组内成员的能力互助与知识互补,要把不同性格特点,智力水平的学生分配在一个组内,实现组内成员的彼此交流与互补,相互启发,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其次,为学生制造一个轻松、友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合作学习中。学生由于学习程度与学习方法差异,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多少会有一些顾虑,要想使学生充分又自由地发挥自身才能,就必须为他们营造一个这样的课堂氛围,教师可以结合语文课文内容设计一些小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会知识,体会到乐趣。 例如:在学到“狼和小羊”这一课时,针对这个故事的课文结尾:“这时狼向小羊扑去----”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编排一个续篇,安排每个小组成员分别扮演狼或小羊,让学生自己编排台词,并上台前来表演,并分别对同学们的表演给予评价。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不仅可以锻炼想象能力,学生在编排台词的过程中也提高了作文的水平,以及语言感知能力的培养,对于学习语文会用很大的帮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下自由发挥,体会到了合作学习的乐趣,自然而然地提高了合作学习意识。 再次,明确小组成员的具体任务,树立他们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意识。要想使学生拥有良好的合作学习意识,首先,要明确他们各自的学习任务,同一个作业布置给一个小组,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和程度做好任务分工工作,让每名学生意识到自己身上肩负的责任。 例如:在每学到一篇新课文时,可以做好这一整篇课文的分工,分别安排不同的学生查资料,总结生字和生词,中心思想以及不同段落的分析和概括,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实现同学间不同信息资源的共享和研究,体会到团结合作力量的巨大,学生也会因此形成一种责任意识和团队精神,因为一个人的工作的进展情况会影响整个小组的任务进展情况,相信学生会享受到合作学习的乐趣和意义。 最后,建立全面的评价机制,从多方面对学生的合作学习表现进行积极评价。教师的评价是学生合作学习进步的“催化剂”,通过听到教师的积极肯定,学生才会获得信心,更加有学习的动力。 评价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对学生的个人表现进行评价,这不仅包括学生所作出的成绩,更重要的是参与的态度与程度,对于积极参与的学生高进行鼓励和支持,培养他们的合作学习参与度。 2.对合作效果进行评论。教师要注重建立多元化的合作学习评价机制,教师的评价只占一少部分,此外还可以采用学生互评,自我评价等评价方式对合作学习的效果进行评价,这样学生才能全面地认识到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进行改进。 总结: 一个优秀的学习成绩离不开一个科学的教学方法,合作式的教学方法经过人们试验总结的积极有效的学习方法,所以,教师一定要善于利用这一教学方法,从小学开始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使学生在快乐、和谐的氛围中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⒈黄久龙 合作学习的内涵、要素、实质和操作策略[J].文教资料2008⒂ ⒉岳联容 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策略探究[J].素质教育论坛2009⑺ ⒊王亚莲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合作学习[J].新课程学习(社会综合)2009⑾ ⒋黄涛 小学语文合作学习背离课标的表现及回归主旨的策略[J].新课程(小学版)2010⑼ ⒌葛飘飘 合作学习情境中的四种心理现象浅析[J].中国教师2006⑷ 作者单位:宜宾市江安县阳村镇中心小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