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的实践与感悟
2015-05-12 | 所属栏目:来稿选登 | 点击:次
四川省攀枝花市第二小学 张晓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学校教育体制在进行着重大的改革,老师的教学方法也在进行着重大的改革与实践。课堂出现较多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平等参与的生动局面,彻底改变了过去老师一味传授的权威地位,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特别是我校导学案的全面实践的展开,给予我们很大的振动。老师设计一套引导学生预习和课堂自主学习的方案,使学生借助导学案在老师的指导下逐步达到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的目的,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奠定基础。导学案实施初我们将班级学生按4-6人分为一组,全班分成若干组,强调课前预习,上课时学生根据导学案设计的若干问题,逐一自答、讨论,总结;再根据回答对错情况给小组打分,各组分数一天一小结,一周一总结,本周分数高的为本周优胜小组等等。以逐步提高学生的预习和自学能力。但在此仅想谈谈本人在导学案实践中的一些感悟。 与传统的教案相比,原来教案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只有教师本人能够看见,最多在上课前给学生说说,印象肯定不够深刻。而在导学案上学生首先看到的就是本课时的教学目标、重难点,一目了然,在学习时随时可以回顾目标,学习的指向性更加明晰,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与传统的教学相比,采用导学案进行教学,从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到展示解析、拓展延伸等每个步骤都依照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编排设计,各个环节都有明确的任务和要求,即使没有老师的引导,学生在导学稿的“引领”下也可以完成学习的任务,使抽象的学习目标变得具体可感。语文教学不再是老师一个人的“独角戏”,每一个学生都变成了学习的主角,突出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导学案”帮助学生将新学的知识与已有的知识经验形成链接,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适当的附着点,以利于学生形成更为牢固的知识体系,还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新知识的方式方法。但俗语说得好:世间万物皆有利也有弊,使用导学案进行教学亦然。 因为利用导学案进行教学在突出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的同时,也限制了教师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教师极具个性的激情讲解在传统教学中是最吸引学生的地方,而使用导学案后,由于过分强调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这种讲解是难得一见了,课堂虽不缺乏热闹却总让人感觉缺少一种激情,一种学生毕生都难以忘记的激情。再说了由于导学案强调从预习到练习、作业合一,当堂完成。而学习的任务、方法在导学案上都一目了然,一些程度较好地学生往往不听老师的任务安排,以做完导学案上所有的习题为目标,不帮扶差生,不参与课堂讨论,为做题而做题。 另外导学案的容量有限,问题都是预设好的,缺少了灵活性。课堂教学的精妙在于艺术性地激发学生的情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其产生顿悟,迸发出创造性的思维火花。而导学案大都是教师在授课之前就已经按照自己的思路设计好的,所以在授课中只是按教师预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以导学稿的形式固化起来,其实质背离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这不利于鼓励学生发现、探究问题。另外导学案对于后进生的学习效果是不太理想的,还必须考虑分层次教学,因人而异灵活设计、灵活的运用,任务艰巨啊!。。。。。。 “路漫漫其修远兮”,针对以上种种的困惑与问题,都有待于在以后的语文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加以改进和提高,使导学案更有实效,同时需要我们付出更为艰辛的劳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