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资源优势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2015-05-10 | 所属栏目:来稿选登 | 点击:次
充分利用平遥古城资源优势 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浅谈汇济小学综合实践课程探索之路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性质:“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建议中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自然风光、文化遗产、风俗民情、方言土语,国内外的重要事件,日常生活的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各地都蕴藏着多种语文课程资源。学校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认真分析本地和本校的特点,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积极开发潜在的资源,特别是人的资源因素和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生成的资源因素。”“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努力为语文教学配置相应的设备;还应当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与社区建立稳定的联系,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综合性、实践性、活动性是语文综合性实践课程的特点。 1997年12月3日,平遥古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平遥汇济小学1998年8月成立,刚成立时,虽是县直小学,但只是在原干坑村小学的基础上扩建的,犹记得当年招生时,苦口婆心地挨家挨户去宣传,才招收了不足300名学生。连学校附近的学生也舍近求远,不愿意到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学校上学。1999年4月,平遥汇济小学充分利用平遥古城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以少先队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以各旅游景点为依托,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以小导游假日义务讲解活动为形式,与校本课程开发同根并蒂,把小导游假日活动有机融入校本课程开发之中,实现了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教材开发于一体的和谐整合。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不懈努力,小导游特色课程在汇济小学校开展得有声有色,结出了累累硕果。 可以说小导游特色课程的开发与运行,使汇济小学在短短的十余年间发展成为家喻户晓、平遥教育乃至晋中地区人人皆知的学校。学生也从原来的不足300人,发展到今天的2000多人。 一、依托资源优势,弘扬人文精神 大力弘扬人文精神是语文课程的一个特点,也是课程改革的一个要点,然而也是教育实际工作中的一个弱点。平遥古城是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文化遗产,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内涵极其丰厚。平遥古城原名古陶,是氏族公社末期,禅让时代尧的封地,尧是陶唐氏的首领,古陶之名即源于此。五千年的文明史,积淀了丰富的人文景观,孕育了无数的人才豪杰,形成了完善的人文风俗,是一部灿烂的历史画卷。汇济小学依托旅游资源优势,撷取其中触目可视,有代表性的景点,寓爱家乡,爱古城,爱祖国,懂历史,懂风情,懂人文教育于其中,编写了适合孩子们讲解的导游辞,以少先队小导游义务讲解活动形式为载体,从1999年4月起,在少先队员中开展了“红领巾假日义务小导游”综合实践体验活动。一直坚持至今,让孩子们走出校园,服务社会。孩子们不仅把导游辞烂熟于心,而且要生动形象地讲给游客。不仅弘扬了民族文化,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净化了孩子们的心灵,深化了他们的认识,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陶冶过程。 二、精心组织活动 坚持义务讲解 1999年4月汇济小学积极响应县委提出的“旅游兴县”号召,汇济小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以弘扬人文精神,传承优秀文化遗产,培养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综合、实践能力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爱古城的思想感情为出发点;以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明理、长智为主线;以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及力争优秀的品质为重点;达到开拓学生视野,增长学生见识,激励学生勤奋学习的目的,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面向全体少先队员发出倡议,组建了“红领巾假日小导游”活动小队。灵活的活动方式为特色教育注入了鲜活的血液。充分利用平遥古城的文化资源、旅游资源,定期组织小导游学习,吸取其精华,并定期组织小导游到古城内文物景点为游客义务讲解。努力做到学习与讲解并重,在讲解中深入学习,在活动中打造形象。 严谨的活动流程为活动的有序、有效进行奠定了坚实的保障。 完善制度:为了规范这项活动,学校制订了《汇济小学红领巾假日小导游活动制度》要求孩子们不能乱摸文物,不传播迷信知识,不接受游客的任何馈赠(游客听了可爱的小导游讲解,总想给孩子点东西表示感谢。哪怕一瓶矿泉水,我也不让孩子们接受。第一,让孩子们懂得:我们是少先队员,是家乡的小主人,做义务小导游是为了宣传家乡,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的家乡,我们在为家乡做一个少小队员力所能及的贡献;第二,出于安全考虑;第三:要让孩子们从小学会抵制“诱惑”。) 分解任务:按景点——辅导员——小导游——活动时间为要点进行对应的任务分解。每个景点的讲解,根据儿童年龄特点,采取分小组接力讲解的形式讲解,减轻学生负担,便于操作 。 自主报名:二——五年级少先队员自主报名。基本要求:积极上进,有兴趣、思想品德优秀,组织纪律性强。 集中选拔:学校首先选拔辅导教师,经过培训合格后,才予以聘用。然后由辅导教师对报名学生进行面试,内容为抽读一段文字。基本要求:声音洪亮,朗读流利,口语表达清楚流畅。并将小导游以景点分组编队。 完善手续:学校与被录取的小导游家长签订安全协议。学校与旅游单位协调为小导游办理“小导游证”,为辅导员办理“辅导员证” 培训学习:由辅导教师对小导游进行培训。主要内容是:活动制度、景点内涵,导游礼仪,以及帮助小导游理解和背诵导游辞。 景点讲解:辅导教师带领小导游进入景点,进行实地辅导。从鼓励小导游大胆讲解,直到放手小导游让与游客自由交流。促使小导游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明理、长智。 表彰奖励:学校还采取了争戴“导游章”、“服务章”,评选“优秀小导游”“星级小导游”等激励措施。以活动景点为单位评选出“优秀小导游” “星级小导游”, 学校每学期进行一次专项表彰。 持之以恒:自从1999年4月开展活动至今,从开始家长与学生的茫然不信任,到学生、家长、游客及省市各级领导的肯定、赞赏与关怀支持。中间的坎坷与艰难,一言难尽:有来自大自然的风霜雨雪,酷暑炎夏的挑战;有非典的突袭中止;有学校领导对学生安全的提心吊胆;有景点游人增多后活动的时间与景点抉择的困惑……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学校认为这是一个有效的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活动,硬是克服一切困难一直把这项活动坚持下来。 三、实践活动见成效 综合素质喜提升 十余年来,每逢节假日小导游们打着队旗,戴着红领巾,在辅导员老师的带领下,到景点活动。他们主动与游人打招呼,在征得游人同意后,热情为游人义务讲解,赢得了游人的阵阵喝彩声。如今,“小导游”已经成为平遥古城一道亮丽的风景。在活动中,小导游们严格执行《汇济小学红领巾假日小导游活动制度》,竞争上岗,讲文明礼貌,用流利的普通话,面带微笑,义务为游人讲解。同时在校内开设了“小导游活动小组”,学校派辅导员老师利用课余时间以《可爱的家乡平遥》为教材,引导小导游们了解古城平遥的“过去”与“今天”,并学习县政府《古城平遥五年发展规划》,让他们畅想家乡美好的未来。除此之外,还引导少先队员们学习一些导游小常识,这样,小导游在为游人讲解景点的同时,也能为游人介绍一些平遥特产、平遥五年规划等知识,更好地宣传家乡,让游人更好地了解平遥。 小导游中最小的只有7岁,最大的有12岁,他们在景点不仅为游人义务讲解,而且还自觉维护景点环境,并监督游人的不良行为。如若有游人在景点抽烟、乱扔垃圾或破坏景点设施,小导游看见了,就会毫不犹豫地走上前委婉地劝阻。 游人们对小导游的服务非常满意。有的游人还专门带着孩子到景点看小导游讲解,让孩子向小导游学习。各地游人常常与小导游合影留念,小导游也结交了五州四海的朋友,有的游人为了表达对小导游的感谢与喜爱之情,拿出好吃的、钱或小礼物来赠送小导游,但都被小导游拒绝了。小导游会诚恳地说:“谢谢,我们是义务讲解,不能接受您的馈赠。”自从1999年4月活动至今,十余年来汇济小学共培养了2000多名小导游,无一接受过游人的馈赠,即使是一瓶矿泉水也没有要过。小导游纪律严明,思想过硬,他们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感染着游人,赢得了游人的一致好评。游人给小导游的留言已经有30多册了。 河南洛阳的一位游客留言:平遥有希望,平遥未来更有希望! 上海游客季晨熹留言:郭小康小朋友的讲解非常细致热心,声音宏亮,耐心入微,让我们收获颇丰,又感受到平遥人民的热心,很感动! 北京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二所的张叔云同志听了汇济小学小导游鲁锐和张桉然的讲解,与小导游合影留念并给小导游寄来了一封信,在信中这样写道: 鲁锐、张安然两位小同学: 你们好!和你们一起合影的照片洗出来了,寄给你们,也许让你们等得很急了吧? 每当看到这张照片,就使我想起了难忘的平遥之行,想起了鲁锐小同学在县衙绘声绘色的讲解、导游,给我们留下了非常美好的印象。很难想像你们只有八、九岁的年龄竟有这样渊博的历史知识,特别是对当时历史知识的了解,令我们这些大人们肃然起敬。可见,你们学校在培养人、教育人上也是独具特色的,利用平遥古城的文化优势,组织了小导游活动,使你们这些小同学从小就有机会接触社会,培养锻炼了社交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现在,我们国家法制建设正在不断完善,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外开放更加需要法律人才,小鲁锐这样小就对法律有着浓厚的兴趣,并利用课间学到了那么多丰富的司法知识,从小把公正、公平、正义等这些概念印在了幼小的心灵里。我想,经过今后长期的学习和培养,相信你们将来一定会在司法领域大有作为的,为我们的法制建设做出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