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杂志首页 > 来稿选登 >

证券投资基金的交易行为及其市场影响

摘 要:在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交易行为中,“羊群行为”是比较明显的特征,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股票市场的正常运行,因此,对证券投资基金的交易行为需要正确引导和看待。本文对证券投资基金的交易行为和其对市场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证券投资基金;交易行为;市场影响

在投资基金中,有两种投资结构,即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其中,个人投资者向来被认为是影响中国股市变化的重要因素,所以,我国对证券投资基金的投资者作出了针对性的调整,在促进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的同时,实际运行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比如,基金试点阶段的规范性不足等,导致我国投资基金市场缺乏稳定性。因此,需要不断研究并进一步改善我国投资基金市场。

1 证券投资基金的交易行为

1.1 羊群行为

羊群行为主要是指在证券交易投资过程中,投资者出现的模仿和学习行为,从而导致不少投资者会在同一时期内买卖相同的股票。具体来说,在投资过程中出现羊群行为,会导致投资者从同一角度思考问题,进而采取类似的应对措施,或者采用接近的经济模型以及采取类似的手法处理信息等等。在这样的情况下,机构投资者也会相应地作出交易反应,就仿佛羊群一般呈现了群体效应,所以被称之为羊群行为[1]。对于羊群行为,不同人有着不同解读,但总体来说可以范围两种:一种认为羊群行为会给股票市场的政策运行带来不利影响;另一种认为羊群行为不会对股票市场运行产生不利影响。正如国外有些研究者认为,基金持有人和基金经理存在着一致的代理-委托关系,获得最高报酬是共同目的,因而对于股票价值的判断和采取的策略往往会不自觉地模仿,以免自己的推断和市场实际情况相差太多。

1.2 反馈策略

反馈策略主要是指在股票市场交易过程中投资者采取的应对策略,其主要有两种方式,即反馈策略和负反馈策略。正反馈策略主要是指买下股票市场中的强势股,同时将弱势股票卖出的一种策略,负反馈策略正好与之相反。对于反馈策略的实施,,证券分析师和基金经理人是需要评估股价之后才进行的,也就是说要以股票过去的收益情况为基础。然而以市场发展而言,股票未来的发展情况并非等同股票过去的收益情况,所以通过股票过去的收益情况来评估现行的股价是不科学的,因为那样评估出来的股票基础价值有可能会和现行的股价产生很大的差异,进而影响股价[2]。但对于证券投资基金交易中的反馈策略,有些学者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比如,他们认为机构投资者的反馈策略就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存在理性意义的。因为反馈策略并非仓促决定的,而是市场参与者在了解了股票市场信息之后,经过一段较长时间而作出的交易反应,因而反馈策略是具有一定有效性的,并不会引起股票市场的大波动。同时,不同机构投资者会采取不同的反馈策略,比如,有些投资者采取正反馈策略,而有些投资者采取负反馈策略,这样一来,两者作用相互抵消,恰好有利于股票市场的平衡,从而股票市场得以正常运行。

2 羊群行为产生的原因

2.1 上市公司行为与基金运作模式之间的矛盾

基金投资从理论上来说应该适当分散,充分发挥基金组合投资的优势,然而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我國的制度改革的不完善以及受市场约束力的影响,上市越早的公司往往获取的经济盈利越少。所以,在我国股票市场中,蓝筹股和优质成长股并不多,投资者可投资的种类不不多。另外,在经营和发展的过程中,企业往往需要大量的资产重组,导致企业的产业特征和经营收益状况不稳定,基金也不能保持固定的投资风格,所以市场上就会出现多个基金买卖相同股票的情况[3]。

2.2 短线投机理念和理性投资的矛盾

从我国目前股票市场情况来看,短线投机观念很严重,呈现投机性高、换手率高的特点。基金理性投资理念、中短线投机观念两者之间的矛盾非常明显,基金经理往往被迫放弃理性投资理念和成长性投资理念,改成短线投资,以顺应市场的短线投机观念。

2.3 中小投资者的投资理念与基金性质的矛盾

基金投资作为一种长期投资,需要投资者从长远的角度投资理财,然而实际情况却是:很多投资者以短期投资理念为基金的投资理念,期盼在短期内可以获取明显收益,带来巨大收入。所以,当基金净资产值下降时,我国中小基金投资者就会改变投资理念,出现羊群效应,进而形成“羊群行为”。

3 投资基金交易行为对市场的影响

证券投资基金交易行为对市场的影响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

3.1 羊群行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