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杂志首页 > 来稿选登 >

大学俄语课堂教学策略分析

  [摘 要] 打造高效的俄语教学课堂,需要教师与学生相互配合。提出三点思路,对大学俄语课堂教学做一简单探讨:以学生为主体;使用多媒体教学,提高课堂学习质量;创设情境,,启发学生的俄语感知。
  [关 键 词] 大学俄语;高效课堂;学生主体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21-0108-01
  很多教师反映,俄语知识点较多,讲解起来难度较大,学生也提不起兴趣,提问时一无所知,课堂教学难以进行。针对这种现状,在大学俄语课堂上构建高效课堂,提高教学效率势在必行。
  一、以学生为主体,打造高效的俄语课堂
  在大学课堂上,很多教师仍然将学生当作中学生,上课时采取信息量很大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这种课堂教学没有为学生独立思考提供空间,学生上课听得昏昏欲睡。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让学生学会学习,爱好学习,使学生参与到俄语学习中,而不是被动地做知识的接受者。
  比如,在讲俄语动词“时”的概念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尝试将课堂交给学生,将全班学生分为三组,并小组讨论:类比英语、汉语中时态知识,俄语动词可能会有几种“时”?小组经过讨论回答:根据英语、汉语学习经验,俄语动词最少有现在时、过去时、将来时等“时”。教师继续安排小组合作学习,给出三组例句,要求学生翻译:
  (1)外面在下雪;
  (2)刚才下过雪;
  (3)晚上将下雪。
  小组各选一句尝试翻译,注意动词“时”的特点。根据前几节课所学知识,学生应能给出正确答案。学生将所翻译句子汇总给教师,教师对其进行检查,学生没有翻译正确的地方,教师再有重点地给予讲解。
  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本章知识点的印象,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知识点是永远讲不完的,在大学阶段,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不应将教学策略局限在信息输入量上,要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自主学习,学会用这种自主学习观指导其今后的学习。
  二、使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习质量
  现在是多媒体时代,信息资料的呈现方式越来越多元化。从学生角度出发,相比起黑白分明的板书,学生更青睐于图片、视频、音频等信息呈现方式。教师在教学俄语时,要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展开教学,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动词现在时”这一节的内容时,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苏联歌曲《红梅花儿开》:“田野小河边红梅花儿开,有一个少年真是我心爱,可是我不能对他表白,满腹的心腹话儿没法讲出来,他对这桩事情一点不知道,少女为他思恋天天在心焦,河边红梅花儿已经凋谢了,少女的思恋一点没减少,天天在增长。”欣赏歌曲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这首歌中哪些是动词现在时?学生通过反复欣赏,联系上节课学习内容,能够得出答案:“知道”“思恋”是动词现在时。趁热打铁,教师继续诱导学生深入观察,尝试找出歌曲中的人称形式。
  大部分大学教室都有投影仪和多媒体,教师要善于使用这些教学资源,为学生学习提供最大化的便利。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视频、音频,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上,还能使学生直观地感受知识点,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俄语感知
  学习俄语,必须要让学生学会使用,不能闹出“哑巴俄语”的笑话。俄语学习面临的现实问题在于:学生身边没有俄语环境,在课堂学习的知识点,没有在生活中得到应用与巩固,几天不上课就将知识忘得一干二净。在俄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帮助学生克服这种困难,尝试将俄语课程联系到实际中去,为学生创设俄语情境。
  在动词现在时知识教学结束后,教师可组织学生角色扮演,用俄语排练对话:
  (1)你是谁?
  (2)你在哪里学习的?
  (3)你学的是哪一种语言?
  (4)每天早上你做什么?
  (5)你住在哪里?
  (6)我可以去你住的地方做客吗?
  学生排练之后,教师可邀请几位学生展示,对学生的发音、排练情况做出激励性点评,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兴趣。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以往所学的知识,创设生动的俄语情境,让学生模拟俄语人进行对话,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活学活用的能力,使学生真正地将俄语用于交际、用于说,而不仅仅是用于考试。
  大学俄语课程不仅要让学生学到知识,还要启发学生的俄语情感,使学生爱上俄语,愿意主动探索语言学习的奥妙。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在俄语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通过各种有效手段激发学生对俄语学科的兴趣,使学生能够主动探索,提高俄语课堂的教学效率。大学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之中,如何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树立学生终生学习意识,为学生走入社会奠定坚实的学科基础,仍旧需要众多大学教师的持续探讨。
  参考文献:
  [1]李红.儒从逻辑哲学角度看句义理论的发展[J].外语学刊,2001(1).
  [2]王萍.浅谈关于俄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及前景分析[J].俄语学习,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