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精神文化是人类主观意识的体现,相对于物质文化而言,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决定了人类的理想信念及品格。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的生活水平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社会风气已经渗透进校园,对学生的精神世界和价值观取向都造成了不良影响。因此,要加强对大学生精神文化需求的研究,为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
[关 键 词] 精神文化;需求;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21-0018-01
一、大学生精神文化需求的分析与研究
研究大学生精神文化的需求,最好的办法就是使用调查问卷的形式。笔者所在的课题组对重庆市几所重点高职院校的大学生,针对精神文化需求的主题展开了调查,调查形式主要涉及书面调查问卷、访谈调查以及走访辅导员等方式。调查内容主要涉及大学生对为未来发展需求、社会价值观、人际关系需求等三个方面。
(一)未来发展的需求
高职院校的学生与本科院校的学生由于学校性质不同,对于知识的追求方面也不尽相同。但是,多数学生对未来的发展都有自己的规划。通过调查显示,有百分之六十左右的学生对未来的发展有明确的目标,但是这个数字每年都在下降,这说明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对未来的发展目标越来越迷茫。另有百分之二十左右的学生选择了经商,说明当今社会的商业巨头、年轻企业家对高职院校学生未来发展的影响很大。
(二)社会价值观的需求
关于社会价值观方面需求的调查主要分两个方面,首先是对名与利看法的调查,其次是对大学生较为苦恼的事情进行调查。通过对前者的调查显示,有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学生价值观取向是积极向上的,认为无私奉献好于正当索取,但是这个数字也在逐年下降。对于后者的调查中,最让学生苦恼的问题是毕业后的就业问题,虽然大多数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有明确的规划,但是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还是有百分之二十三的学生对自己未来就业的前景一片模糊。
(三)人际关系的需求
大学生作为教育链顶端的人才,具有较高的个人素质水平。因此,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主要是以志同道合为主。据调查显示,,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学生认为,交友一定要有相同的兴趣爱好,这个数字与近年来的调查相比始终保持稳定,另有百分之十左右的学生认为交友一定要找有钱的或者是相貌出众的,这个数字与近年来相比略有上升。这说明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对于交友方面,主流思想还是相对谨慎的,但受金钱、享乐主义以及理想主义的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一些错误的交友观念也逐渐渗透进入了校园,对大学生的交友取向产生了不利影响。
二、大学生精神文化需求中存在的难题
(一)如何实现自身价值
由于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接受了高等教育,因此对自身未来的期望值很高,无论是在选择就业还是薪酬待遇方面都有自身的标准。但由于刚毕业的学生,工作实践能力有限,很难在用人单位获得重用。久而久之,就丧失了对工作的热情。还有一部分学生在工作的舒心度与舒适度方面难以做出选择,因此导致了许多高职院校的学生毕业后待岗在家,出现了“优质工作去不了,普通工作不愿去”的情况。因此,如何实现自身价值成了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后的难题。
(二)如何赢得尊重
调查中显示,高职院校的大学生个性普遍比较张扬,希望展现自我,获得尊重。喜欢维持自身的个性,却难以接受别人的个性。部分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学生,难以适应校园的集体生活,情绪受到了较大的影响。许多学生在情绪不佳或者心情烦闷时会选择向朋友倾诉,对朋友的建议也给予认同,但是在实践中却难以实现。因此,如何赢得其他学生的尊重,这也成了高职院校学生遇到的难题之一。
三、引导大学生精神文化需求正确走向的方法
(一)对教学内容进行改良
课堂是高职院校大学生参与学习的主要途径,若要引导大学生精神文化需求的正确走向,就要对课堂的教学内容有所改变,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用崇高的理想来引导学生的思想,提升学生的内在素质,使学生明确自身的发展与祖国强大的必然联系,鼓励学生要从小事做起,加强学习与交流,增加学生的工作实践经验。
(二)建立良好的校园环境
良好的校园环境,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为校内的师生提供良好的工作、学习环境,切实做到环境育人。同时要丰富校园的文化生活,使用信息化、网络化等高科技技术,使活动更受学生的喜爱,增强学生参与活动的欲望。通过校园文化活动,引导学生追求健康向上的高品位文化,满足学生来自各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促使学生在校期间可以获得全方位的发展。
综上所述,通过对重庆市几所高职院校的调查,我们可以发现,大学生在精神文化方面具有较大的需求,无论是从毕业后的就业,人际关系处理,社会价值观等方面都存在着许多难题。因此,高职院校在培养优质人才的同时,要给予学生适当的精神文化补充,引导学生精神文化需求的正确走向,以便向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嘉慧.关于当代大学生精神文化需求的调研报告[J].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2012(6).
[2]姜忠良,崔丕鑫.高职院校学生精神文化需求现状分析与思考[J].辽宁高职学报,2012(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