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中职教育中怎样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提高数学教学效率的关键问题。从环境、教师、课堂三方面,谈数学兴趣培养的策略。
[关 键 词] 中职数学;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21-0162-01
列夫·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在《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中也明确指出:“教学方法的选择要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出发,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特征,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发与保持,学习信心的坚持与增强”。可见对于中职学生而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重要动力。下面根据我在数学教育中的摸索,谈谈几点策略。
一、环境是数学兴趣培养的重要手段
心理学理论认为:“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所以中职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专业特点,将学校或教室的周边环境数学化,让学生知道数学就在身边,数学很简单,数学很实用,学生自然而然就会对数学感兴趣。例如,我们可以在学校环境中多竖立一些几何模型和数学名人的雕塑,在教室里多挂一些跟数学有关的图案和标语。让他们感知“哪里有数学,哪里就有美”,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师是数学兴趣培养的直接动因
“亲其师,信其道”,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能激起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是学好数学的直接动因。我认为数学教师应提高三力,即内心的观察力、语言的活力,以及眼神的魅力。例如当我接任一个班的数学教学任务时,我常利用课余时间,了解学生的性格、兴趣等与他们打成一片,建立友谊。在课堂中我关注学生,尊重学生,特别鼓励基础较差的学生多发言,多做题,使他们找到感觉,找回自信,从而激起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课堂是数学兴趣培养的必要条件
(一)利用数学中的历史人物、典故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生一般喜欢听奇闻趣事,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习内容介绍一些数学家的事迹以及数学中某些结论的来历,这样既可以让学生了解数学史,丰富知识,又可以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例如,在学习二项式系数性质中,教师可以说明我国南宋数学家杨辉的著作《详解九章算法》中就有类似的表,这个表称为杨辉三角。又如,在学习数列时介绍“哥德巴赫猜想、费马猜想”等内容。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很有趣味性,这就给学生扫清了“畏惧”心理,树立了信心,培养了数学兴趣。
(二)利用创设数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课堂上,教师创设数学情境,不仅可以诱发学生的好奇心,促进学生积极思维,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从而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讲解向量的加法时,可以让一个学生到讲台上示范,让他“朝正前方前进六步,再朝正左方前进五步”问这个学生的位移是多少?通过演示,学生很容易理解向量这个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再如,讲解斜三角形时,可设问“你能否不过河测出河宽?不上树测出树高?这样就很顺利地将课题引入如何解斜三角形的探索中去。当然对于创设数学情境,要贴近生活,不能一成不变,要因人、因时、因地而变,这样的数学情境才能最大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信息技术被越来越广泛地引入数学课堂之中。这些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将抽象的数学最大限度地直观化、具体化、趣味化,给学生营造一个图文并茂、动静相融、色彩缤纷的数学教学情景,促进学生脑、眼、手、口等多器官同时接受刺激,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在学习立体几何中的线线相交、面面相交等,,都可以编制带有提问与引导解答相结合的课件,通过分层演示将形成过程呈现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更好地自我学习。又如,在学习函数的表达式时,我首先问学生在生活中有哪些函数的表达方式?等学生回答后,我从计算机中调出函数的解析法、图像法、列表法等多种方法,让学生集中精力观看后,情绪高涨,思路开阔。因此合理、有效地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方法。
(四)利用与所学专业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产生于思维,而思维又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中职学生由于数学基础差、底子薄,往往对数学学习产生厌烦心理,而对所学的专业课喜好。教师可以结合学生所学专业与数学的关系,让学生切切切实实地感受到数学在专业学习中的作用,进而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在教机电专业的学生学习“坐标轴的平移与旋转”时,可以用数控编程和机械加工中的工件坐标变化作为新课的引入。这样就把专业课的专门名词“熔化”在数学课中了,使“枯燥”的数学课变成了有趣的专业课,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利用数学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一门学科。数学美,不仅表现在数形的美,比例的美,还表现在它是精确美、抽象美、逻辑美的统一。教师在课堂上尽量把生活中的数学美运用到教学中,能增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我们在学习凸多面体时,可以介绍欧拉发表的公式:V+F-E=2,公式描述了凸多面体顶点、面数、棱数特有的规律,高度的概括,显示了数学的统一美。又如学习数列时,可以介绍斐波那契数列,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美是自然美的客观反映,促使他们维持长久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数学教育者应努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唯有如此,数学教育才能完成它在中职教育中所担负的任务,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谟达.浅谈中学数学课堂中的“乐学教育”[J].中学生语数外,2009(2).
[2]王丽英.浅谈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旬刊,201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