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杂志首页 > 来稿选登 >

例析数轴法在高职接触网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 接触网结构与检修是高职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中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理论学习过程中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探索利用数轴法,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接触网系统空间模型,以解决一些工程计算中的问题。
  [关 键 词] 高职;接触网结构与检修;电气化铁道技术;数轴法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21-0132-01
  《接触网结构与检修》课程作为高职院校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有很强的实践性,紧密联系企业现场实际,故各院校多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然而接触网作为空间几何参数较为复杂的特殊供电系统,对初学者来说需用较长时间来建立整个空间模型。这种模型对于处理接触网的基础计算,例如定位装置拉出值检调、吊弦偏移、定位器偏移、补偿装置检调等来说至关重要。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由于缺乏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导致上述几种需要判断参数“大小和方向”的基础计算学习较为困难。即使能够强记公式套用,也不能准确判断方向,导致不能顺利完成实际操作,达不到与岗位“零对接”的要求。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通过教学实践,将数轴法引入接触网教学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作为初高中阶段常用的一种解题方法,数轴法广泛应用在数学不等式、化学化合价、英语时态等知识点的学习中。学生对此普遍有所掌握,迁移起来较为容易。下面就通过两道例题,介绍数轴法在接触网教学中的应用。
  一、定位装置拉出值计算
  【例1】某区间一支柱位于曲线外侧,正定位,设计拉出值100 mm,外轨超高55 mm,现场测量接触线投影点在线路中心与外轨间,且距线路中心线22 mm。问该如何调整?
  分析:根据已知条件: m实、a标、 h,计算m标、Δm,然后利用Δm作为判据,指导施工。
  难点:m值的符号及调整方向的确定
  解题:①利用数轴确定m值的符号
  首先,对数轴进行如下定义:箭头方向指向曲线外侧,即从内轨指向外轨,数轴垂直于线路,数轴原点为线路中心线。
  图2中,标出了m标的位置,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m实与m标的位置关系及需要调整的方向和大小。利用数轴法,配合计算公式及现场常用的口诀“正拉,负放,零不动”,可以直观地明确定位装置调整方向及调整量,即向曲线内侧放142 mm,使接触线投影位于线路中心线与内轨间,距线路中心线120 mm的位置。
  二、定位器、吊弦偏移计算
  【例2】管内某区间悬挂为半补偿链形悬挂,有一支柱位于曲线外侧,正定位,距中心锚结500 m,时下温度6℃,定位器现向下锚方向偏移200 mm,已知接触线线胀系数17×10-6/℃,当地平均温度10℃,问对该定位器应如何进行调整?
  分析:与上题不同的是,本题考查定位器顺线路方向的偏移,也就是温度变化时,在补偿装置的作用下,定位点处线索顺线路发生移动,带动定位器向一侧偏移。
  难点:要明确温度变化与中心锚结、补偿装置之间的对应关系。
  解题:①利用数轴确定温度变化与中心锚结、补偿装置的位置关系,数轴定义如下图3
  现场温度6℃位于原点(平均温度10℃)左侧对应定位器偏移应为-34 mm,而实测定位器偏移在下锚方向200 mm,应调方向及调整量即向中锚方向调整234 mm。
  由例2可以看到,数轴法的应用不仅可以用于计算定位装置拉出值这一难点,还可以推广到接触网系统中所有与线索膨胀有关的检调作业中如补偿装置a、b值计算、线岔限制管安装位置调整、电连接线夹位置调整等方面。
  数轴法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其直观性,方向明确,,对线性位置关系的表示易于理解接受。笔者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有效地提高了接触网工的劳动效率,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王鹏,张保春.接触网工应知应会[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5.
  [2]吴娟.数轴法在英语时态教学中的应用[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2(6).
  [3]王都留,燕翔,杨建东.利用数轴法求解热力学问题[J].化学教育,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