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杂志首页 > 来稿选登 >

让诗意在低年段教学中荡漾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红领巾”真好》是一首清新动人的儿童诗,《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第一学段诗歌教学的要求是:诵读诗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对于二年级孩子而言,“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感受儿童诗的语言美”是本课教学的难点。在执教这一课时,我经过多次磨课,其中通过以下两则教学案例,重点针对低年段儿童诗教学难点的突破上加以微观探析。 
  【第一次执教教案】 
  教学过程: 
  一、借助课题,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学习“领”字 
  (1)指导书写。左边的“令”第二笔捺变成点,右边的“页”横变短,两个字互相礼让,写在田字格里才好看。 
  (2)理解“领”的意思:摸一摸“红领巾”“领带”“领结”的位置,理解“领”的意思是脖子。给“领”找朋友:带领、领导、领袖、衣领…… 
  二、品读诗歌,随文识字 
  1.学习第一小节——感受小鸟的可爱和快乐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小鸟吗?为什么?(小鸟可爱、是人类的朋友) 
  (2)师:谁来正确地读第一小节?(指名读,重点评价字音是否读正确) 
  (3)感受小鸟的快乐。师:从哪儿读出小鸟的快乐?(叽叽喳喳,蹦蹦跳跳。一边唱歌,一边梳理蓬松的羽毛。) 
  (4)学习生字:叽、喳、蓬。 
  A.(出示课件)指导利用形声字的形旁和声旁的特点记忆生字。想一想课文中还有哪些生字是形声字?(崭、牌、蹦、晨、棱) 
  B.(出示词语卡片:叽叽喳喳、蹦蹦跳跳)指名读,指导读得轻快、有弹性。拓展类似的叠词:明明白白、说说笑笑、清清楚楚…… 
  C.(出示课件)借助图片理解词语:蓬松的羽毛。拓展词语练习:蓬松的头发、蓬松的棉花、蓬松的尾巴…… 
  (5)齐读第一小节。 
  2.学习第二小节——感受小鸟的活跃和机灵 
  (1)师:小鸟不仅可爱,还是森林的卫士呢!自己读一读第二小节,想一想小鸟在做什么?(生自由读,交流:小鸟飞来飞去,捕捉害虫,保护翠绿的树苗) 
  (2)教学拟声词:扑棱棱。(指名读,读准“棱”的字音,做小鸟扑扇翅膀的动作,读得越来越急促) 
  (3)教学写字:“跃”“蹦”足字旁的字。 
  A.指导学生观察足字旁的字做偏旁有什么变化?(撇变成竖,捺变成提) 
  B.学生书写“跃、蹦”,写得左窄右宽,“跃”右边是“夭”不是“天”,“蹦”右边的山和两个月要写得紧凑,教师巡视指导。 
  (4)(出示课件)拓展关于益鸟的知识,把益鸟的名字加进诗歌里,指名读一读: 
  清晨,林中谁最活跃?是机灵的 ,扑棱棱,飞来飞去,捕捉害虫,保护翠绿的树苗。 
  3.学习第三小节——感受小鸟与“红领巾”的和谐相处 
  (1)师:请自由读课文,想一想小鸟为什么夸少先队员? 
  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交流:“红领巾”为小鸟做了鸟巢、放木牌。 
  (2)(师出示生字卡片“巢、崭、牌”)指名读,纠正字音“巢、崭”是翘舌音。指导学生记忆生字: 
  “巢”字像一幅画,下面“果”是大树和鸟窝,上面的部首三拐儿是小鸟。 
  “崭”是个形声字,原来指的是山很高很陡,现在这个“崭”有很、非常的意思。拓展词语练习:崭新的衣服、崭新的书包、崭新的教室…… 
  指导学习“牌”字。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牌?(车牌、指路牌、门牌、扑克牌、广告牌……)小结:片字旁的“牌”都是薄薄扁扁的,,课文中的木牌就是爱鸟宣传牌。 
  (3)师生合作读第三小节。 
  三、情感升华,内化行动 
  师小结:小鸟是大自然的精灵,少先队员们感谢小鸟捕捉害虫,保护树苗。小鸟感谢少先队员们安放的温暖的家。人和鸟没有捕杀,没有侵害,就这样和谐相处。爱鸟护鸟,“红领巾”们还做了什么? 
  生:遇到受伤的小鸟,要把它的伤治好,再放回森林。保护森林,保护鸟儿的家园…… 
  教学评析: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突出了生字词的教学。识字、写字是阅读和作文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重点,也是贯穿整个学段的重要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中运用了多种识字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例如,形声字归类识字、语境识字、多媒体辅助识字等,提高了识字教学效率。 
  但是本课在“有感情地朗读”方面没有很好地突破第一学段儿童诗教学的难点,学生读得不够深入,没有入情入境。《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有感情地朗读”的解读是: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教师在引导学生认识生字新词中,没有引导学生感受儿童诗优美的语言,低年段的诗歌不像古诗那样内容深刻,《“红领巾”真好》画面感强,韵脚整齐,诗的意思学生一读就懂,不需要过多的分析,不需要深刻的挖掘。因此,建议教师主要通过想象诗歌的画面、把握韵脚、体会标点等方式突破“读出情感和韵味”这一难点。其次,朗读的层次和方式要多样化,可以齐读、分组读、领读、比赛读、配乐读,还可以模拟情景,将自己当做课文中“快乐的小鸟、活跃的小鸟、爱鸟少先队员”去感受、体验,进而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第二次执教教案】 
  教学过程: 
  一、(同上) 
  二、入情入境,读出韵味 
  1.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和咱们平时学的课文有什么不一样? 
  (2)交流发现,并小结:这是一首诗歌,有三个小节。 
  (3)诗歌里面讲了谁?(小鸟、红领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