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杂志首页 > 来稿选登 >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的生活化

 摘 要:为了更好地体现《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提出的“在用中学,在学中用”“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等理念,物理教师一直寻求着一种最佳的教学方法——生活化教学,提出“学习材料”生活化,让物理贴近生活、“学堂过程”生活化,让物理走进生活,让物理教学与生活融为一体,使学生的学习充满生活化的色彩。 
  关键词:物理学习;生活化;校园环境 
  本学期,我担任九年级两个班级的物理教学任务,一段时间下来,发现进入九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年的物理学习后,当问及物理问题时,只知道纸上谈兵,“口头表述”实验,具体的实验过程、生活中的应用却是捉襟见肘、不知所云,与生活实际严重脱节,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情况?经过调查分析得知:我校地处农村,学生的知识面狭窄,体验不丰富,积累不充分;学生不留心观察生活,缺乏必需的生活经验积累,缺少从生活中学习应用物理的能力,因此物理的学习只能应付了事。缺乏生活、缺乏体验,这是农村学生物理学习应用水平低下的根本原因。 
  这不但有助于学生用真实的方式来应用所学的知识,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认识他们所学知识的作用和意义。那么,怎样使中学物理教学生活化呢? 
  一、“学习材料”生活化,让物理贴近生活 
  苏科版中学物理教材的内容本身就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一幅幅插图生动形象,富有情趣;一个个小实验浅显易操作,容易上手;一篇篇课后阅读有趣可读,渗透物理方法;一章章“知识梳理”条理清晰,便于总结提升。教材中涉及的物理知识点也大多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遇到和要应用的知识。如同学们骑车上坡过程中的“能量转化”,伏明霞跳水时的踏板过程,季节变化带来的“物态变化”,家庭用电带来的“电路故障”……仅仅依靠书中的知识还远远不能为学生所感知、理解、记忆和运用提供最佳的物理情景。 
  二、“学堂过程”生活化,让物理走进生活 
  在“关注每一个,成长每一个,幸福每一个”的理念引导下,教师应尝试将物理教学过程中的“教堂”向学生的“学堂”转变。以往教师牵着学生走,逐字逐句讲授、口述实验的做法,势必造成学生会背不会用的后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创设学物理、用物理的情境,让学生大胆动手实验,并根据教材内容,配以生活中的游戏竞赛、物理口诀、表演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掌握物理,运用物理,在“小学堂”里学到“大物理”,让物理真正走进学生的“学堂”生活。 
  1.“学堂”中的“休闲生活”——开启兴趣之门 
  兴趣是获得学习效益的强大动力,要让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始终保持稳定而持久的兴趣,教师就必须坚持愉悦式的教学。中学生对音乐及游戏有着天生的喜好。因此,把生活中的音乐、儿歌、游戏、竞赛带进物理课堂,让学生在美妙的音乐中、轻松的游戏中,兴趣盎然地学物理,学习乐趣不言而喻。 
  2.“学堂”中的“身临其境”——铺设教学之路 
  在这个“浮躁”的时代里,让学生静下心来,真真切切地去感受、去学习,而对于物理学习而言,要想在“学堂”中“身临其境”,创设生活化的物理学习情境是十分重要的,让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在“身临其境”的状态中去看、去听、去做、去感受、去总结提升,达到掌握和运用物理的目的。 
  3.“学堂”中的“知识分享”——累积知识之库 
  物理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中学物理教材有适合学生活动表演的材料,让学生亲自进行各种生活化的活动表演,不仅可以把知识巩固不留痕迹地融入活动实践中,让学生兴致盎然地学习,而且还能让学生感受到现实生活与书本知识密切相关,培养了学生仔细观察生活,留心身边事物的习惯。 
  三、“物理地盘”生活化,让物理围绕生活 
  现在的教学已不仅局限于课堂,而是开放型的。因此,我们要利用一切机会,帮助学生拓宽物理应用的环境,让学生真正走进社会、走向生活,用物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物理离不开环境,离不开实践,一旦离开了环境,就成了无源之水。因此我们应给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自我地盘”。 
  1.多姿多彩的校园环境,创设物理氛围 
  教师应布置富有物理气息的校园环境。如在教室里设立物理角,举办物理学习园地,在校园内创设物理墙报等等。 
  2.生动活泼的物理活动,,促进物理交流 
  (1)利用节日、生日,开展物理主题活动。节水节、无烟日等都是可利用的资源,在这种多元文化的氛围下,学生用物理来开展活动,更好地体现了物理的应用价值。 
  (2)经常性地举办一些小型的物理比赛、物理创意小报展等富有竞争气息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运用物理,获得成就感。 
  中学物理教学生活化是《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强调“在做中学、在学中用”“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等理念的最好体现。生活化教学使教学活动置于真实的生活背景中,激发学生的强烈愿望,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课堂教学这块生活舞台上,通过一系列生活化的活动,引导学生在绚丽多彩的生活中用物理,使物理具有生活化色彩,使每一个学生真正爱上物理。 
  参考文献: 
  [1]胡晓风.陶行知教育文集[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 
  [2]崔淑侠.中学物理教学的生活化探讨[J].教育艺术,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