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杂志首页 > 来稿选登 >

浅议中学美术教师教研管理理念

摘 要:中学阶段的学生,在经过小学六年的美术学习后,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对于美术绘画的感知能力会有一定提升,对于美术作品的审视角度也会有所入门。因此,中学美术教师在进行美术教学时要站在一定的高度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技巧。主要分为三个部分来探讨中学美术教师的教研管理理念。第一部分讨论美术教师要从绘画史入手以引起学生的兴趣;第二部分探讨教师要时常带领学生去户外进行写生,以获得更多的绘画灵感;第三部分则主要针对学生的日常绘画练习,勤动笔锻炼扎实的画工。 
  关键词:绘画流派;户外写生;勤加练习 
  一、从绘画史入手引起学生的兴趣 
  在中国,绘画艺术博大精深,根据使用的材料不同,分为很多种类,包括油画、水墨画、素描等,分别用蜡笔、水彩、铅笔作画。对于不同的画使用的技巧也不同。我国古代和近现代都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伟大画家,他们的优秀作品也成为一代经典,比如,张择端及其《清明上河图》,齐白石及其《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张大千及其《嘉耦图》等,都是我国美术史上的璀璨明珠。所以,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一定要对中国的美术史进行介绍,不同的画作形式产生的背景是什么,它们分别在哪个年代流行等。一方面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感受中华美术文化的源远流长;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基本美学素养,通过我国传统的文化来感染学生,促进学生审美情趣的提高与精神世界的满足。 
  在西方美术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非常著名的绘画流派,包括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印象画派、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等。每个流派都有一些为人们所称道的代表人物,每个流派的画风也截然不同,比如,印象画派的主要代表作为城市、山水画,注重对光影结合的描绘,对于构图和角度的严谨达到了苛求的程度;而现实主义则主要反映广大人民的生活;而现代主义则以抽象为其特点,注重线条的勾勒,内容看似混乱,但实则内涵丰富,表现的是作者复杂的内心。 
  通过对中国的各种绘画类型以及西方的各种不同流派的介绍,可以让学生了解绘画的魅力,通过将二者之间进行比较,可以看出我国的绘画风格与西方的不同,从而在自己进行创作的过程中提高对绘画的兴趣与感悟。 
  二、带领学生到户外写生 
  实际上,任何画家进行作画都需要建立在一定的现实基础上。从我国的绘画历史来看,并没有出现过于抽象难懂的绘画,大多数的作品都是对于风景、人物、动植物等的描绘。就算是对于鬼神的描绘,也无非是照着人的特征进行一定程度的改变,一般是多一只眼睛、多几双手等。敦煌莫高窟中的笔画“女神飞天”也是人们将想象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而作的。若从西方绘画发展的过程看,比较特立独行的就该算是现代主义流派了,他们利用精心勾勒出的线条组成画面,第一眼看会让人有些迷茫,不确切知道他画的是什么。但是我们还是能够分辨出其画面中的主要意象,现代主义画家们只是把人或动物的五官移动了位置,进行了一定的放大或缩小等。说到底,还是建立在现实中的人和动物的基础上。 
  所以,对于初中美术教师来说,应该带学生去户外写生,寻找灵感。可以选择在双休日的时间组织学生外出,地点可以是风景秀丽的景点、公园,也可以是现代化的都市中心,还可以是生活节奏比较慢的乡野等。总之,要将学生的视野打开,不能只局限在学校或书本中。学生从书本中或其他人那里听到的世界和现实的世界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所以一定要让学生亲自接触自然和人类塑造的文明,这会给学生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在作画时会有更多的内容可用。而且随着学生见识的越来越多,绘画的层次也会越来越高。 
  严格来说,任何形式的艺术创作都需要到户外进行写生,多方面寻找灵感。古代诗人写诗需要去户外踏青,即看看四处的风景,了解乡土人情、民风民俗等。绘画也是同样的道理,,只有脑海中有丰富的素材,画才会有内容。 
  三、要求学生勤加练习 
  学生在老师的教育下,虽然了解了我国古代和近现代的美术风格、不同的绘画形式以及著名的画家和他们的代表作,学习了西方绘画发展中涌现的各种不同流派,并进行户外写生,但是,美术老师要让学生明白,单单了解绘画的历史以及拥有丰富的素材是不够的,还要经常进行创作。学生在实际画画的过程中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也可以锻炼自己的绘画技巧。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美术课一般一周只有一到两节,课时量非常少,所以老师一定要利用好课堂时间,也可以为学生留一些耗时较短的作业,以提升学生的绘画技巧。这样,在经过一定量的练习后,学生的绘画能力将会有大幅度的提升。 
  总之,初中美术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告诫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绘画相结合,从不同的绘画风格或绘画流派入手,来磨炼自己的绘画能力和技巧。老师不仅要为学生讲解一定的绘画史知识,还要时常带学生到户外写生,增加学生的素材积累。同时,学生还要进行一定量的练习,通过练习来提升能力,在绘画的过程中去理解美术的魅力,感受艺术带来的灵魂冲击。 
  参考文献: 
  李志.中学美术教学策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