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生物在高中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生物学科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物活动规律的科学。通过生物学科的学习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自然科学知识,还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而启发式教学方法作为新型的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的应用中有着很好的前景。对启发式教学法进行了概述,并论述了高中阶段生物教学采用启发式教学法的积极意义,探究了高中生物课堂中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为高中生物教学探寻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以达到生物的高效教学。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启发式;教学方法 高中阶段生物的教学内容具有抽象性,学习对象不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学好生物知识能够帮助高中学生尤其高三学生提高高考成绩,构建合理有效的知识体系。生物知识体系的学习能够丰富学生的基础常识,非常有利于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活。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启发式教学法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生物概念,有利于学生认识、理解和掌握生物现象、生物理论的发展过程,有助于教师教学效率的提高。 一、启发式教学法概述 启发式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手段来启发学生的学科学习。教师可以使用问题、图片、实验等多种形式来帮助教学,从而激发学生不断思考,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启发式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颇为普遍,教师通过多种方式的应用来帮助课堂教学,启发学生深层思考、广度思考,有助于学生对生物知识有深层次地挖掘,从而提高学生的生物知识水平。 二、启发式教学法的作用 启发式教学法作为一种新颖活泼的教学方式,能够多方面帮助学生学习生物知识,提高生物学习能力。 1.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启发式教学法较传统形式的课本教学法要生动活泼形象得多,启发式教学法能够帮助学生对于生物课本中的知识有较为直观的认识和了解。此外,启发式教学法以学生为课堂本位,让学生在活泼生动的课堂氛围中不断学习,从而激发学生动脑的积极性,刺激学生对不同知识点的联系、总结,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 高中生物的主要内容是研究生物体生命现象以及生命活动规律背后的本质内容,这些现象和规律的本质一般较抽象,难以被学生理解和接收。启发式教学能够在课堂上使用多种辅助教学手段来帮助学生对生物知识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有助于学生记忆和理解,把抽象的课本知识具象化。 3.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启发式教学法能够在帮助学生学习生物基础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形成探究、解决生物问题的良好学习习惯。启发式教学法使得教师在生物课堂上可以学习研究生物方面的问题时,帮助引导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从而帮助学生养成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思考总结的学习习惯。 三、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使用启发式教学法 1.运用照片、视频,启发学生发现问题 高中生物的教学需要运用照片、视频等帮助学生把要学习的内容可见化,帮助学生把抽象、难以理解的现象看明白后,从而引导启发学生发展问题。例如,在学习有丝分裂时,教师在课堂上要通过短片或照片解释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解释有丝分裂对于动物成长、发展、繁殖的重要意义,从而启发学生提出有丝分裂过程中与分裂相关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 2.利用生物实验、生物模型,启发学生探究问题 学生提出生物方面的问题后,教师在课堂上就需要继续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启发学生继续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时,就需要教师利用生物实验、生物模型等辅助教学模式,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3.引导学生探索问题,启发学生解决问题 有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就需要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解决问题。高中阶段的启发式教学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来探索问题。引导学生探索问题需要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引导学生在实验或者模型的探索过程基础上,针对模型建立成果或实验结果给出适当的结论。在将模型或实验结果转化为适当的理论结论时,需要教师给予学生正确的探索引导方法,启发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启发式教学方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上述探究,希望通过对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研究而完善高中生物教学方法,提高生物教学质量还需要教师不断努力,在和学生不断交流互动的基础上,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达到生物课堂的高效教学。 参考文献: [1]高红雷.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3(21):68-69. [2]徐慧琴,曾丽霞,何桢,等.高中生物教学中的人文教育[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5). [3]李振苓.浅析生物教学课堂中环保理念的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2010(17). [4]王军龙.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成功:教育,201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