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课改重新定位了体育学科在整个初中教学体系中的地位,使得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重视体育教学。初中阶段是学生身体发育最为快速的阶段,甚至很多学生的身高在几个月之间就长了几厘米,可见初中体育在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主要探讨下初中体育课如何健康有效的展开。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体育;有效策略 随着体育新课改的深入,体育课程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发生了很大变革,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更多的展开以学生为本位的教学方针,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只有不断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才能使体育课有效的展开,,下面将根据笔者经验谈谈初中体育课的上课方法。 一、以生为本,因材施教 在新学期之初,应采用简单明了的方式检测学生的体育能力,针对不同能力的学生制订不同的运动量。特别是初中,是学生生理刚刚发育的时期,应适当照顾女生,保持健康运动。在教学过程中,如果遇到一些较为抽象的内容,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进行讲解,一些简单的体育动作可以靠教师示范的方式完成。例如,篮球运动并不是简单的运球投篮即可,需要很多进攻战术与防守战术,这些内容需要教师借助多媒体设备进行详细分析;而篮球中有些基本规范讲解如二次运球、翻腕等,可以通过教师示范进行。 二、以合作学习为主,多种教学方式并用 很多体育运动都讲求团队配合,因此将合作学习引入体育教学之中可以让学生更加有效的参加体育训练。让学生在体育基础训练中坚持下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很多学生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常常选择放弃,这是因为外部压力小,内部驱动力又不足,因此我们可以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竞争心理下保持奋发向上。例如在两千米长跑中,很多学生在跑步过程中掉队最后放弃,但是如果才用两两合作的方式,让一名跑步快的学生带着跑步慢的学生,跑步快的学生以终点为目标,同时心里想有位伙伴需要我带领,不能丢脸,这样他会朝着终点一直努力地跑,而跑得慢的学生以跟着他的同伴为目标,不计较跑了多少。根据实践,这样的合作方式最终两人都能完成两千米长跑。 体育课不能没有理论内容,特别在应用合作学习时,需要让学生对体育现象进行讨论,增加学习效率。例如,在学习“运动负荷自我检查”时,当教师完成本节理论授课时,让小组学生针对这一现象进行讨论,同时在体育实践中让学生通过自我检查、同伴互测的方式确定运动负荷的大小。 参考文献: 何晓春.有效体育教学:内涵与路径[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