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杂志首页 > 来稿选登 >

小学生数学阅读与表达能力的培养

摘 要:数学属于理科内容,所以老师和家长只重视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能力,数学阅读与表达能力经常被忽视。但是数学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会影响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以及数学成绩。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与表达能力,,小学生的数学成绩也会得到提升,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对小学生未来的数学学习也有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数学表达能力 
  阅读是获取知识的方式之一,小学生通过阅读能够更好地了解数学知识。虽然数学重视思维的逻辑性,但是也同样需要培养小学生数学的阅读能力。阅读能力体现在理解教材所讲与考试阅读题目上,只有理解了教材内容,才会真正理解知识点,只有考试中准确无误地理解题目的意思才能够准确地答出答案。小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也同样重要,小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得到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课堂效果也会提升,小学生的成绩才会更上一层楼。 
  一、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一)发展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能力 
  只有对阅读产生兴趣才能够有动力学习知识,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心理活动的倾向,只有对一件事有了兴趣,才会产生求知欲望,进而主动学习。如果对阅读产生了兴趣,就可以带着疑问去阅读,这样所产生的效果也就不一样了,从强迫性质的阅读转换到自由意识的阅读。所以教师要结合教材的情况以及小学生的特点,以教材为基础,以语言训练为主要条件,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阅读兴趣。问题情景的问题难度要恰当,并且问题要精辟有趣,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启发性,这样可以使学生保持阅读兴趣。可以与学生的认知相冲突,制造出与学生认知不相符的矛盾点,设置出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与阅读兴趣。比如,教师在教学《循环小数》的时候,可以用多媒体展示红绿灯的变灯形态,用清晰的颜色展示给小学生,让小学生观察其变化的规律。根据多媒体再进行指导学生“循环小数”的定义以及用法,学生不仅会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将定义烂熟于心,还会意识到数学可以解决许多实际问题,数学语言也可以表达和交流。 
  (二)选择正确的阅读时机,培养阅读能力 
  在数学课堂中,阅读时机十分重要,所以教师要根据教材情况制定恰当的阅读时机。在讲授知识点前阅读不太抽象的比较容易理解的文章,这样可以对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进行培养;在讲授知识点之后阅读比较抽象难以理解的文章,也可以结合知识点,阅读中进行讲解。比如,教师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可以让学生寻找轴对称图形的素材,然后与同学交流意见,例如人体就可以看作轴对称,眼睛、耳朵、手、脚等都是对称生长的。因为有两个耳朵,所以,人们听东西的时候会更为灵敏;因为有两个眼睛,所以,人们在看东西的时候会更加清晰;因为有双手及双脚,所以才可以保持平衡,配合度也更佳。讲述完知识点后进行阅读,学生会更加清楚地了解轴对称图形。 
  二、小学生数学表达能力的培养 
  (一)交流探讨,培养表达能力 
  数学知识和数学逻辑思维要通过数学语言表达出来,只有通过数学语言进行表达出来,人们才会真正理解数学思维和掌握数学知识。想要学好数学这门学科,就要加强数学语言的学习,数学表达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学生要有丰富的数学词汇,并且可以用数学的专业名词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学会把日常用语转换为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数学观点。老师也要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引导,让学生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交流探讨中进行头脑风暴,实现思维的碰撞。老师在教学中还要多给学生小组讨论的时间,营造轻松自由的氛围,使学生可以进行良性竞争,来刺激学生学习数学,学生也可以通过讨论反馈给老师自己的想法。老师可以通过这些反馈来检验学生学习的效果。这样可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思维、操作与表达能力相结合,培养表达能力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表达能力的必要条件就是使学生的思维、操作与表达能力相结合。操作可以培养学生手和大脑的共同协作能力。因此,要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也要让学生可以逻辑清晰、条理清楚地叙述出操作过程,也考验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多进行表达就会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总而言之,为了给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我们应该重视数学阅读能力与表达能力的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不仅仅是要解数学上的难题,还要为以后初中、高中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对数学文化进行传播。培养数学阅读能力与数学表达能力,快速找到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这样解决数学问题才会更加容易,学习成绩也会得到提高,这样小学生的自信心也会得到增强。 
  参考文献: 
  [1]黄德忠.培养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思考与实践[J].教学与管理,2015(17). 
  [2]徐燕.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