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杂志首页 > 来稿选登 >

动手操作,让数学课堂更精彩

摘 要:动手操作活动把数学问题生活化,启迪学生思维,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动手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动手操作使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并在实际生活中巩固知识。 
  关键词:动手操作;创新;形象;发展思维 
  爱动、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孩子们对生活中的事物都充满好奇心,他们往往在课堂上不能很好地约束自己,总是想尽各种办法来创造表现自己的机会,他们都想看一看、动一动、量一量,来满足自己的欲望。因此,动手操作活动可以把数学问题生活化,我们应该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活动,用动手操作启迪学生的思维,使思维在动手操作中得到发展,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 
  一、在动手操作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兴趣是小学生数学学习的最好向导和老师。动手操作是小学生喜爱的学习方式,能够满足他们的好奇、好动的天性和喜好表现自己所思、所创的欲望。如果我们的教学能够针对数学学习的内容和实际,精心组织、设计富有童趣的学习材料和活动,让所有学生都能亲手操作、实践,亲身经历、感受,在动手、动脑操作中自己探寻、获取知识,并从中体验其中的乐趣,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潜能才能得到充分的激发和挖掘,抽象的思维活动也就有了实现的基础和内驱动力。例如:在学习分数时,让学生用圆片、长方形、正方形等纸片自己动手折一折、画一画,表现出他们想得到的分数。 
  二、在动手操作中使抽象知识形象化 
  动手操作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操作实践是能力的源泉、思维的起点。例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让学生通过观察、触摸,数一数长方体有几个面,学生用多种方法数出长方体有6个面。这时,老师可以追问:“为了不重复也不遗漏可以怎样数呢?”培养了学生有序思考问题的思想和方法,最后得出数面的一般方法是上面和下面、前面和后面、左面和右面这样面对面地数。学生认识什么是相对面后,再引导观察比较长方体相对的两个面,你发现了什么?再一次让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有的用手摸一摸,有的用直尺量,有的把长方体相对的面沿着外框画在纸上比较等,通过一系列操作、观察、思考,使学生认识长方体有6个面,相对面的大小、形状一样。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只有让他们在操作中自己去探索、发现,才能感知深刻,有利于掌握知识内在、本质的联系,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在动手操作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学习数学知识的目的在于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自己动手操作中解决实际问题。如,在“拼积木”活动中,让学生把几个相同的长方体或正方体拼成不同的长方体或正方体,学生对此颇感兴趣,学习小组通过合作、交流、讨论,拼成的形状各种各样。教师加以点拨和鼓励,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萌发了创新意识。在“随意拼”活动中,让学生利用各种实物和立体模型,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拼出自己喜欢的东西,学生在无拘无束的氛围中拼出了火车、大炮、卡车、坦克、长颈鹿、机器人等物体的形状,这样的实践活动,使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创新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较好地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实际”和“不同的人学习不同层次的数学”的主体思想,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四、在动手操作中实施数学应用 
  知识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要把获得的数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并在实际生活中巩固它、发展它,这是一个不断对所学知识深化的过程。所以数学教学不能仅仅满足于理解知识,还要引导学生自觉运用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例如,我在教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一课中,引导学生在具体实践中完成公式的推导,又学会了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题目,但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学习并没有结束,为激发学生创意,我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课后设计了这样的实践活动:第一,请学生回家数一数厨房中瓷砖块数与面积的关系。第二,小红家的厨房长4米,宽2米,高3米,要在四壁贴上边长是15厘米的方砖,除门窗、水池面积共5平方米外,求出他家应贴瓷砖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约需要多少块瓷砖?不会计算的学生可到附近装饰公司调查一下,他是怎样帮助人家进行装潢预算的?学生通过调查访问、动手操作、实际计算,不仅巩固了所学的数学知识,还感受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所以,引导学生把数学学习和生活实践联系起来,自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正是巩固和深化学习成果的极好途径。 
  总之,我们在平时教学中要让学生把数学学习和动手操作有机结合起来,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用动手操作活动启迪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维在动手操作中得到升华,让学生在学习中创造,在创造中学习,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培训问题研究课题组编.新课程理念与创新[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培训问题研究课题组编.新课程与学生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