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杂志首页 > 来稿选登 >

自主学习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

摘 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地理作为高中的一门必修课程,其教学方式必须进行深入的转变。自主学习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应结合现有教学模式及理念充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自主学习;高中地理教学;研究与实践 
  针对自主学习能力进行研究,,主要从改变教学观念、优化教学设计、提高学习动机三个方面深入分析,以提高高中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改变教学观念 
  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首先要地理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及独立性,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发展空间及独立学习的机会。在当前地理课上,许多教师普遍存在忽略学生主体作用的现象情况,习惯沿用传统教学的方式,其在地理课堂中往往起主导的作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地理课堂的教育内容、节奏等,这很难调动学生对地理知识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因此,教师必须结合当前课堂教育的要求,改变教学观念。如在讲授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内容时,教师可结合学生对该节内容的理解,合理调整课堂教学模式,加入更多的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 
  二、优化教学设计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仅需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还要求教师合理优化教学设计。教师在优化课堂设计的过程中,应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更多的交流与互动,安排更多时间让学生去自主掌握地理知识,自主分配学习时间。如在学习“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这一内容时,教师可设计出一个话题探讨的课程,组织学生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进行自由的分析。 
  三、提高学习动机 
  学生只有具备了学习动机才会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地理课程的学习中,学习动机不仅是学生学习课程的动力,还是学生树立学习目标的重要基础。如教师在讲授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课程时,在上课前,教师可先要求学生自行制订学习计划,有意识地提升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动机,使学生能够对内容学习的章节制订出不同的目标及动机。 
  综上所述,高中地理作为一门重要课程,除了教师科学合理地指导学生地理知识外,必须有意识地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首先要改变教学观念,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与学,再进行教学的优化设计,使地理教学课堂能够明确课堂教学内容,最后应有意识地加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对地理学习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 
  参考文献: 
  冯向菊.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互动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