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杂志首页 > 来稿选登 >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这篇论文的宗旨是让学生在品德课上不但学到理论知识,更注重从品德课中学会如何做人做事,从而提高他们的品德修养,爱国热情,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我们都知道,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的黄金时期,也是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时期,因此,初中的思想品德课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同时也要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和觉悟,特别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有重大责任。本人通过多年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实践,深深体会到,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充分运用情感教学、案例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手段。 
  一、案例教学 
  思想品德课理论内容刻板、抽象,加之目前初中阶段的学生在收看电视节目、上网、看报的过程中,最关注的仍是游戏、娱乐新闻、偶像八卦消息……这是由初中生的心理特点所决定的。所以多数学生的家庭责任感不强,就更不用说社会责任感了。所以我在讲到“社会责任感奉献”时,我就引用了“5·12”汶川大地震中女警官蒋敏的感人事迹,虽然在地震中她的十几位亲人都遇难了,但她仍坚持留在抗震第一线,终因劳累过度晕倒送进医院。 
  二、情景教学 
  教学中的情景创设,往往能将教材中基本的品德理论与现实生活中鲜明的事物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让学生做到知行统一。所以,我在教授《思想品德》(人教版)七年下册《特殊的保护特殊的爱》的授课过程中,为学生创设了以下几段情境: 
  情景一:如果你放学路上看见老人倒地,怎么办? 
  情景二:某天你放学回家的路上,到偏僻的地段有人尾随你怎么办? 
  情景三:你和两个同学春游,有一个同学不小心掉进了水里,而你们都不会游泳……你该怎么办? 
  在这样的情境下,学生踊跃发言,各自表达自己的见解,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在学生中引起共鸣。同时,以“跟踪设疑”的方式引导学生:“生活中还存在哪些危险和不良诱惑?对此,我们应该怎么办?”一下激发出学生的参与之情,学生争先恐后、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这样既让学生掌握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榜样教学 
  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应有示范作用,以德感人、以德育人。说得再多不如真正给予学生关怀和帮助一次。因此,教师不仅应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业务素质,更重要的是提升自我的综合能力素养,塑造一个严谨治学又不失热情开朗的教师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