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杂志首页 > 来稿选登 >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策略

摘 要: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问题情境创设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师教学的质量。许多教师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基于情境认知理论,结合教学实践,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反思,探讨了创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问题情境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问题情境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强调高中生的生活与学习相结合,对实际中设计问题、思路和方法,使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活动,掌握信息技术的应用,对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有很大帮助。因此,信息技术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 
  一、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学意义 
  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要相互学习,探讨教师和学生之间互动的新方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要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让学习和生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让学生开始从生活中的问题情境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策略 
  (一)问题情境与信息技术的内在联系 
  创设问题情境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在旧知识和新知识两者中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个问题情境的创设是手段,诱导学生思考和获得知识和快乐是目的。在信息技术的课堂中,对问题情境的创设要关注目标,引导学生去探索和发现规律,培养思维习惯和学习能力。 
  (二)创设问题情境要融入学生的经验与兴趣 
  在课程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创建问题是帮助学生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信息技术教学内容与生活联系的桥梁是问题情境,学生通过问题情境不仅可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难题,而且还能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激发学习兴趣。 
  三、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实施步骤 
  (一)问题的准备与形成 
  问题的充分准备是问题教学的必要前提。在信息技术教学的问题中,好的问题应具备以下特征:典型、现实、开放。典型是指同一问题应该包括多个学习现象,多个问题,包括一些理论。现实是指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开放性是指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相应的解决方案也不止一个。这将为学生创造出一个独立的思维空间。 
  (二)问题情境创设与问题的呈现 
  互动可以解决他们的问题,并使问题在情境中表现出来。这个问题情境的创设应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双向性和灵活性。这个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以采用传统媒体,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或网页。学习问题的时候,也能考虑到问题的矛盾,从而激发学生思维,开拓学生的视野。 
  (三)对问题的点评 
  学生在充分讨论以后,教师不能马上结束课堂教学,要根据学生的意见发表评论和判断。这样做的效果可以使学生感受到老师仍然对问题有着不同的意见。通过提炼与了解,能够更全面、更准确地指导学生的学习。教师通过不同观点的评价,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差异,以便提高学生的思维和学习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优势,结合实际生活,创造一个在新形势下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知识的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快速发现问题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高文.情境学习与情境认知[J].教育发展研究,2012(8). 
  [2]梁励.论历史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J].课程·教材·教法,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