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数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延伸,也是高中数学学习的奠基。初中数学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积累数学经验、拓展数学思维的重要时期。但是,在目前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很多学生难以接受老师所讲的知识,对课堂没有兴趣和热情。这些都是教学方法不能适应学生需求的体现。 关键词:初中数学;多媒体;互动;假设法 为了更好地改善教学方法,老师应该在分析学生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改进教学方法,让教学方法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教法让学生理解和吸收。这样的方法才能够让学生真正接受。本文根据目前我国初中数学教学的现状,对如何利用情境教学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以及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出以下几点方法: 一、利用生活情境教学 初中生对生活中的事物是最为熟悉的,初中数学知识比起小学知识具有更强的逻辑性和思维性,如何在讲授知识的时候让学生不感觉到陌生,让学生觉得有生活依托,是很多数学老师应该关注和努力的方向。比如,在讲解一次函数的时候,如果老师只是生硬地讲解函数知识,不仅会让学生产生一定的厌倦和反感,还会让学生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因此,数学教学结合生活情境有一定的必要性。在讲解函数的过程中,老师可以把函数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通过函数去解决问题。举例:小明从相距小华一千米的正北方出发,两人往同一个方向出发。小明的行程用函数表示为y=x+1,小华的行程用函数表示为y=2x,请问小明和小华多长时间可以相遇呢?这样的情境学生觉得熟悉,是生活中可能出现过的情境。那么解题方法就是x+1=2x,x=1,也就是说小明和小华在一个小时之后就能够相遇。这是生活中经常会遇见的情境,所以学生学习起来也不会觉得难懂。 二、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多媒体是新时代教学下比较新颖和流行的教学方式。初中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时候不是太高,如果没有一些新颖的东西,很难吸引学生的眼球和注意力。初中数学的特点是比较严谨但略显枯燥,很多学生会在课堂学习中失去乐趣和信心,这就要求初中数学老师不仅要完成数学内容的讲解,还要讲解得有声有色,结合情境,让学生在数学教学中能够感受到其实用性和通俗性。初中数学老师可以把多媒体融入教学中,比如说,在学习几何题时,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展示,尤其是将一些活动与生活中的实例结合的情境应用题利用多媒体在课堂上展示出来,这样既有利于使学生清晰易懂,又有利于老师作图。在初中数学中一些重难点知识的讲解中,初中数学老师利用多媒体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以及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分析。就比如在圆的学习中,单单是画图就会占用课堂很大一部分时间,多媒体展示出来的图形更加形象直观,颜色可以很好地区分开易错点,在全等三角形的学习过程中,有效地利用多媒体可以让教学更直观。总而言之,多媒体的引入能够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和形象。 三、利用假设法进行互动式情境教学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知识是有限的,但是情境是无限的。所谓情景式教学的本质就是用生活中的实例去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运用,从而判断和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和吸收状况。作为初中数学老师,没有必要实行题海战术,给学生布置千篇一律的题目,老师可以出一道题目,对一道题目进行不同的假设,让学生在这些假设中明白差别,学会运用不同的知识点。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主观能动性,老师还可以将学生分成两个竞争小组。初中数学老师在教授完一章节的内容之后,让两个小组的学生各自给对方出题目,将生活与知识点结合起来。如果对方能做出来,则对方获胜;如果没做出来,则为出题人胜利。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考查了做题者的细心,也考查了他们对知识点的分辨以及灵活运用。对于出题人来说,他们要精心设计以及将知识点巧妙地隐藏于生活情境中,这对他们的设计策划能力也是一种考查。在这样的竞争过程中,学生之间由于竞争关系互相考查,有利于促进彼此的进步,在同一小组之间、同学之间互相商量,互相配合,以得出最完善的结果,这样的过程也是一种进步。在课堂上,由于小组合作的关系,大部分学生会形成团队意识和强烈的主人翁意识,他们会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对于那些上课不愿意听讲的学生,思想容易开小差的学生,在大部分学生的带动下,他们也会受到感染,从而投入到教学活动中,从而更好地推动初中数学课堂情境教学的发展。 总而言之,初中数学情境课堂的推动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需要广大初中数学老师在研究课本和学生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际,有效地将知识与情境结合起来,在实现情境教学优化辅助课堂的同时又不显得累赘繁琐。作为初中生,一定要积极配合老师的教学活动。情境教学在初中数学中的实施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这还需要广大初中数学老师和学生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刘加祥.初中数学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探讨[J].现代企业教育,2014(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