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杂志首页 > 来稿选登 >

中职机械加工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是中职学校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学生将来就业的重要能力之一。为此,本文对机械加工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探讨: 
  一、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职业学校的学生没有升学压力,所以,在学习上缺乏一定的动力,而他们的学习基础较为薄弱,对于专业性较强的课程基本没有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想方设法,精心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机械加工教材中包含的大量知识和原理,大都会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例如,小孩玩具的运作原理。通过实物教学,不但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可以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促使学生自己动手,从而激发学生兴趣,为提高学生职业能力打下基础。 
  二、鼓励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要想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教师的教学方式在机械加工专业教学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兴趣与学习质量。机械加工教学离不开动手实践,教师要经常安排学生进入实验室,引导学生自主动手参与实践操作。因此,在专业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机制,挖掘有价值的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正确把握知识要点,便于学生学习与掌握,提高学生对机械加工专业的认知程度,提升学生的操作技能和职业能力。 
  三、理论联系实际开展现场指导教学 
  机械加工专业与各个工种的专业联系甚为紧密,作为专业教师,不但要具备机械方面的理论知识,而且要熟知机械在生产过程中的使用及加工方法,这就要求专业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努力成为“双师型”教师。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具体教学中熟练地将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课堂教学才会变得得心应手。例如,在教学“四杆机构”时,可以结合家庭使用的缝纫机踏板机构进行讲解。专业教师要主动联系实习教师,经常组织学生到现场进行观摩实训,实训前可以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参观讨论。当学生对知识产生一定的感性认知后,自然不会觉得知识过于抽象,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提高学生职业能力。 
  总之,作为机械专业课老师,只有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勇于探索创新,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机械加工专业知识,提高学生自身的专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为将来的就业和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