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杂志首页 > 来稿选登 >

语言识记法在高三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摘 要:主要以高三复习阶段为背景,从学情着手,根据学生的识记特点,结合教学实例,着重介绍单词记忆、文段背记、语法系统化记忆等一些语言识记方法在教学中的运用,以强化学生英语识记能力,进而增强语感,提高学生复习学习效率。 
  关键词:英语识记;单词记忆;朗读背诵;系统化记忆;语感 
  高三英语复习教学是一个要求学生识记大量的词汇(3500个)、词块、句型和文段,掌握庞大的语法体系以及形成适应高考的八级阅读能力(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累计应达到30万词以上),强化学生英语语感,巩固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阶段。作为三级达标校的学生,大部分学生因为英语先天基础较差,部分学生在高一高二阶段由于学好英语的意识不强,到高三才有了紧迫感。要在高三的这十个月期间大幅提高英语成绩,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有明确的目标,即要达到高考的水平。 
  一、单词记忆的识记法运用 
  高考英语的词汇量较大,在教学中充分运用语言识记法中的单词记忆,提升学生词汇量是挑战成功的第一步。学生记忆单词大多运用机械识记模式,因而常记常忘。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增加学习信心,通过让学生了解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规律,强调科学复习的重要性。在实际教学中把课本的单词分成20、30或50个一组,让学生依据自身的学习情况选择,再把同等层次的学生分成小组(一般4人一组),进行组长负责制,按照记忆周期(共8个周期)进行监督检查。组与组之间每周进行一次互查来加强互助和竞争。此外,还可以运用,如,联想记忆、构词记忆、谐音记忆、归类记忆等方法。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对大多数单词能至少混个眼熟,至于词意的理解和运用,更多的要从文段的背记以及阅读的训练中去把握。 
  二、意义识记法的运用 
  意义识记是根据事物的内在联系,在反复领会、理解,弄清事物本身意义的基础上所进行的识记。对于成年的高三学生来说,更多倾向于意义识记。高三学生的意义识记特点,以及他们面临的时间短、强度大的状况,使得他们在朗读背诵之前,更得积极理解材料本身的意义,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使背记更有效。 
  如,Module 1 Unit 3 Reading: Journey Down the Mekong 第三段的背诵,这段内容主要描述湄公河的起源及它的流经和变化。因此,应让学生看课文插图或地图册,通过已有的地理知识理解本段内容,并提取关键词语:glacier,river,rapids,deep valleys,waterfall, half,bends or meanders等。在地图和关键词语的提示下,学生大多能较快地背诵下来,而背诵又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段落中出现的英语表达。 
  又如,短文填词是高考的一道题型,学生在做完这类练习后,可以选择一些作为背记的素材,不仅加强对所填词语在文中的理解和记忆,提高解题能力,还能够拓展知识,强化语言表达,理解并掌握一些具体的语用技能。 
  The Tower of Pisa may be the most beautiful bell tower in Italy. However,it is perhaps the 76 (最奇怪的)tower in the world. It leans to one s 77 and looks as if it is going to fall over. 
  The building of the tower began in 78 (八月)1173 and continued about two hundred years. The tower has eight floors. It is 54.5 metres tall, with 294 steps up to the bell room. There is a very beautiful v 79 from the top. 
  In fact, the tower began leaning during the c 80 of the third floor in 1178. The builders tried to make the tower 81 (直的)again when they added more floors, but it did not work. It continued to lean until finally, on January 7, 1990, it was 82 to the public. 
  For ten years, scientists worked hard to save the tower. The top was leaning by 5 metres to the south and was becoming w 83 . According to the scientists, the tower would fall over by 2050. After 10 years 84 hard work, the tower was reopened on June 16, 2001. However, the 85 of visitors is still limited. 
  对于这篇文章的处理: 
  首先要求学生根据要求完成填词:strangest, side, August, view, construction, straight, closed, worse, of, number。即使没怎么填对也不要紧,指导理解之后,让学生开始小声朗读,要求注意语音语调,必要时教师或朗读好的学生可以做一示范,这样可以避免学生因发音错误而导致拼写错误。 
  其次,在学生朗读过程中要求他们感受上下关联,重视对段落结构、谋篇布局的观察与分析,以一些重要的关联词语:however, and,in fact,but,until, for ten years等为线索来帮助记忆。这样做,既使学生记忆更容易,又使学生体会到上下文的关联,并可在写作训练中加以模仿。

再次,注意观察语言现象,在让学生朗读背诵过程中,不能仅要求学生只看着一个个孤立的单词去死记硬背,而要提醒学生反复观察句子结构,认真体会词汇用法。如,体会a very beautiful view, 为什么不是a views。 
  最后,在学生基本能背诵这篇文章后,要求他们进行适当的“过度学习”。很多学生在背诵完一篇文章后,稍过几天就忘得差不多了,这是因为他们没有注意“过度学习”——即超时学习,是指学习达到刚好能熟读并背诵的基础上的附加学习。 
  当然,朗读背诵的目的是学以致用,因此,每当背诵完一个篇章,我们都积极鼓励学生以书面形式把文章写下来,不要求与原文完全一致,鼓励他们适当发挥。这样可以活化输入的语言材料,把单纯的记忆与应用结合起来。 
  三、语法知识的系统化记忆运用 
  如果说一句话里单词是血肉的话,那么语法就是骨骼和筋脉,掌握了句子语法框架,才能为这句话的正确表达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高三英语复习中,语法是不可逃避的存在。而大多数学生的语法体系是混乱的,在具体运用上不知所谓,如上面提到的 a view,填成a views的大有人在。因此,帮助学生进行系统的语法记忆也是复习的一个重点。 
  (1)依据考试说明,建立语法体系表,帮助学生整体理解所要掌握的语法知识。让学生利用手头的语法复习书或相关参考书,从目录着手,整体梳理整个语法体系,树立宏观语法概念。 
  (2)用思维导图帮助记忆语法知识。我发现运用思维导图在语法记忆上,效果很好。如复合句的复习,通过画脑图,学生能很快掌握高中阶段要求的复合句的类型以及每种句型的特定结构和关联词的运用(如图示)。 
  (3)在运用中记忆。“Practice makes perfect.”要想真正运用语法知识,还是要在应用中把握。如为了更有效地在较短时间内掌握基本语法知识及其运用能力,学生大多使用了错题集,把自己做的错题集中起来,常看常练;学生还经常分组练习,轮流出题,相互考核,不仅学以致用,而且让学生了解出题人的心态,体验记忆的快感。 
  识记不仅是储存信息,还要这些信息易被“激活”。高三复习阶段,我们还应注重积极引入游戏、幽默小品、讨论、戏剧和音乐等方式,用来促进学生“激活”记忆库。教师不需要增加工作量,而学生也喜欢自己组织的戏剧、演出、争论和游戏等。他们以不同的方法激活大脑,强化记忆,培养运用能力,形成语感,使复习充满乐趣并卓有成效,至少挑战自我是成功的。 
  参考文献: 
  [1]戈登·德莱顿,珍妮特·沃斯.学习的革命.上海三联书店,1998. 
  [2]野口悠纪雄.超学习法.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8. 
  [3]尹刚,陈静波.给英语教师的101条建议.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