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一轮课程改革浪潮下,如何进行高中历史教学成了摆在每一个高中历史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现在的高考试题,难度系数高,题目源于课本但远远高出课本,让很多学生无所适从,无法抉择。怎样才能让学生摆脱困境,突出重围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注意。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有效教学的开端。作为教师,应该了解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不要让任何一个学生感受到自己受冷落了。比如,教师上课点名提问,在一个学期下来,一定要每一个学生都至少提问一次。对于学生向教师问作业,教师切忌不耐烦,一定要耐心细致地为学生讲解。有些教师,觉得学生问的作业太简单或者是已经讲解过的,在言语上就不注意,随口就说:“怎么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知道?”“怎么讲过了的题目还不会做?”这样的话语会严重挫伤学生问作业的积极性,也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 二、更新观念,打破传统固定思维 传统的历史教学,就是让学生死记硬背,突出强调教材的权威性。而今天的新课改,采用“一标多本”,即一个课程标准,多种教材版本。高考又是基本使用全国卷,不可能以哪一种教材作为出题的依据。这样的话,教材就只是一种资源,为学生学习提供一些历史资料。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不是让学生去背记教材的叙述和评价,而是让学生去阅读理解教材的历史资料,从材料里面找出答案,形成自己的观点,形成独立的分析思考判断能力。 三、更新教学方法,与时俱进 过去的历史教学,基本上是教师一支粉笔满堂灌。而当今的新课程,要求师生必须转换角色,教师不再是单纯的传播者,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教学老师需要做的是提供史料,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能力水平。另外,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集图像、声音、文字于一体,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总之,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使教师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要求教师改变教学方式,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做到“随机应变”,只有这样,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才能不断地创造佳绩,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杨静.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探讨[J].学周刊,2014(01). 编辑 王团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