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帮助他们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但是,很多高中生问题意识比较薄弱。在分析高中生英语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意识的现状的基础上,对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式方法上提出建议并展开论述。 关键词:高中英语;问题意识;能力培养 学习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作为教学组织者的任务,主要是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正确思维,最后在分析和解决问题中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在这一教和学的系列环节中,最为关键的是学生的问题意识,它贯穿教和学的始终。 笔者所在的高中是一所普通农村高中。学生的英语普遍薄弱,学习主动性不强,没有预习复习习惯,作业完成得较差。笔者发现大部分学生对英语教师的授课内容从来没有自己的异议,对英语课文的内容及英语题目的答案从无异议,对英语教师所讲内容也没有深究的好奇心。学生花费时间背诵单词、句子、短语、课文等内容,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对知识进行理解和思考。学生的问题意识很薄弱,而且问题意识并没有随着年级的增高而增强。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可以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逐步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在问题中进行。从营造参与情景、帮助学生掌握提问技巧、开展讨论研讨等方面阐述了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模式。所以问题意识的培养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十分重要。学生的问题式学习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合作学习的机会,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自我表现的机会,促使学生保持学习的积极性,逐步改善学习方法。本文仅就笔者的经验谈谈如何实施问题式教学以及相关的思考。 一、创设问题情境,培养问题意识 教师首先应该使用流利的语言、先进的设备、良好的环节以及适当的活动等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为问题意识营造一个良好的环节。教师也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来提出问题,首先要把学生要学习的内容巧妙地转化为问题,然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和好奇心。教师可以使用多种办法创设问题情境,在英语教学活动中根据具体情况创设出一些问题情境,使用英语思维去对整片文章进行理解和思考。创设问题情境时也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讨论,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能动性。 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技能 首先,指导学生根据情境搜集相关资料,在此过程中,不仅能使学生对相关问题有一个逐渐深入认识的过程,而且还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小组合作也是分析问题的有效途径,激发学生的自主创造力,使组员之间的不同观点互相交流,寻求最佳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小组内的成员共同合作,使问题式教学发挥最大效果,也培养了学生的问题式学习习惯和能力。最后,教师应及时进行评价总结,引导学生反思自己,也是学生在理性上认识问题式学习的所得,从而达到只是构建的目的。 三、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地给予学生成功的机会。让学生养成积极发言的好习惯,主动与老师探讨和交流,对教师提出的问题给予积极回应。教师还要帮助学生制订合理的奋斗目标,并将长期目标分为很多阶段的短期目标。让学生通过一个阶段的努力,在知识薄弱方面得到加强,让他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只要自己有进步,就是一种成功。这样,就必然能慢慢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学生在体验到学习英语的快乐之后,会把提问当作一种习惯,增强学生对知识探索的好奇与欲望。此外,教师饱满、振奋的情绪状态,充满热忱的教态,能够感染学生,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所以教师要正视以身垂范的影响力。 总之,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领者,要善于利用教材的特点,鼓励、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开展思维训练,指导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最终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