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分组活动中进行以篇章结构为基础的语言复习
2015-05-10 | 所属栏目:来稿选登 | 点击:次
幸娟 摘要:传统高中英语复习,以教师进行词汇讲解,短语归纳,长句分析,语法讲解为主,语言学习脱离了篇章,学生即没能提高语篇理解,也没能掌握重要词汇短语、理解好句子和语法。此文以具体的单元文章复习为例,阐述如何在学生分组活动中开展以篇章结构为基础的语言复习。 关键词:分组活动,篇章结构,语言点复习 0 背景 随着新课标的颁布实施,对高中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考查学生能理解文章具体信息,还考查学生能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或态度以及把握文章的逻辑和结构,这就需要学生能对语篇进行整体理解的。然而,在传统高中英语进入复习阶段后,课本的复习通常以教师进行词汇讲解,短语归纳,长句分析,语法讲解为主;而学生通常只能满堂记笔记。这种教学方法忽视了语言学习的语境,使得学生在一本书的复习结束后,并不记得读过什么内容,也没能掌握重要词汇短语、理解好句子和语法。如何在高中英语复习中将两者有机结合,帮助学生掌握篇章结构,并在篇章结构的背景下更好的掌握语言学习,是高中英语教师的当务之急。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指出“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帮助他们形成以能力发展为目的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和探究等方式 ”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技能。“要为学生独立学习留有空间和时间,使学生有机会通过联想、推理、和归纳等思维活动用英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获得经验,增加自信,提高能力。”高三语言知识的复习,是在以往学习上的归纳总结,更应该采用教师引导,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归纳总结的方式。 下面以对《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重大版必修4 Unit 5整单元的复习为例,呈现在分组活动中展开在篇章结构下对语言知识的复习。在这个单元的中,有两篇文章Those Strangers We Know和In Chelsea, Back to Sleep.两篇文章从内容上学生都不好把握,采用传统的方式,学生只能单纯复习单词短语,理解个别句子。如若采用在分组中在篇章结构下去复习语言,学生将既掌握文章结构的理解,也掌握在这种语境中单词短语的理解应用,句子的理解应用。 1 分组学习 1.1 教师决定分组类型,分组人数和人组人员,布置任务 在单元复习课开始时,教师决定分组类型,分组人数并分配小组成员。由于这个单元学习是复习,学生已读过两篇文章,对内容有一定了解,所以可以采用临坐四人一组的小组调查形式。 小组活动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的任务,让每组成员共同阅读两篇文章,并合作找出文章线索和结构。第二个阶段的任务,小组成员互帮互助理解文章重要语言点。 1.2 学生展开小组活动 1.2.1 小组活动第一阶段 1) 学生展开小组活动找出文章结构 在小组活动中,教师要向学生提示阅读技巧,提示小组成员阅读时要注意段首段尾去找每段大意,并把同一内容的自然段归为一部分。如教师可向学生提示在第一篇文章Those strangers we know中,前三自然段作者都在描述生活中的那个陌生女人和这个陌生人的消失让作者意识到了陌生人的存在,甚至作者对这个陌生人有些想念。在第二篇文章In Chelsea, back to sleep中,三,四,五自然段都在讲在谋杀过程中不同人的反应。教师的提示演示让学生更清楚地明白该怎么做,模仿并在阅读过程中不断演练形成自己的东西。 同时,教师还要创造一种良好的氛围,教会学生合作技巧,让学生产生相互信任和依赖感。如提示小组成员间互相讨论决定文段大意,然后共同整理文章线索和结构,使得在交流中帮助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当出现组员间产生矛盾分歧时,教师也可加入讨论,引导学生去形成正确的理解。教师不只是要学生单纯的完成一项任务,而是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体会到合作是一个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和促进的双赢过程。 2) 分组活动讨论的呈现 小组中选择一名成员通过展台向全班同学做出结构呈现,其他小组如若有不同意见,可进行补充。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设置一种奖励机制引导所有组的同学共同参与其中,如先做出结构陈述的小组可以获得大额的50分加分,进行补充的小组给予5-10的加分。当出现所有学生都不能完成的情况,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思考,如在第一篇Those strangers we know中四,五,六,七自然段的理解和这四自然段之间的联系的理解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去理解作者层层深入讲陌生人的作用。最后,教师和学生共同形成两篇文章的线索和结构,用幻灯片展示出来。
1.2.2 小组活动第二阶段 1) 学生展开小组活动复习重要语言点 在任务布置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去抓文章的重要的语言点,也就是那些体现文章线索的句子,短语和词汇。如在Those strangers we know第一版作者描述陌生人的消失让作者意识到她的存在第一句话“We may look at the world around us, but somehow we manage not to see it until whatever it is we’ve become accustomed to suddenly disappear.” ;作者在描述生活中由着许许多多的陌生人组成时的句子“I began to realize that an important part of our daily life consists of such encounters with familiar strangers: the jogger you see every afternoon at 3 o’clock; the elderly woman who regularly walks her dog early in the morning; the twin brothers you see at the library. Such people, developing our sense of place and belonging, are important markers in the picture of our lives. ”以这样的方式,教师才能让学生明白在篇章结构中去理解短语,理解句子,从而进一步让学生明白语言的学习是离不开语境的;而篇章语境的体现是需要具体短语、句子来表达的。同时,教师也可引导学生去注意那些相似短语,让他们在小组活动去共同拓展归纳。如第二篇文章中的短语turn away,学生就可以自己拓展归纳turn的短语: in turn 轮流,依次 turn off 关掉,关闭; turn into v. 变成;进入 turn on 打开,发动 turn out 生产;结果是; turn over 移交给;翻阅;把…翻过来; turn left v. 向左转 turn right v. 向右转 turn around 船只留港 turn in 交上; turn back 往回走;阻挡;翻回到 turn up 出现;开大; turn out to be 结果是;原来是 turn down 拒绝; turn away 避开;解雇;不准…入内;走开;转过脸 turn round 转身,转向;归航;回车道;转变 by turns 轮流;交替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很关键。教师要让学生清楚自己在小组活动复习知识点时要从哪个角度入手,要进行哪些相关的归纳。 任务布置结束后,学生在课后以小组讨论,查阅资料的形式完成,并以小组报告的形式在下堂课呈现。 2) 分组活动讨论的呈现 类似于上阶段的篇章结构,小组讨论后,由组长将小组内容通过展台展示与同学们分享。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依然设置奖励机制引导所有组的同学共同参与其中,如先做出结构陈述的小组可以获得大额的50分加分,进行补充的小组给予5-10的加分。当出现所有学生都不能完成的情况,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思考,与学生共同做出总结。 最后,教师引导全班同学对文章的结构及文章的重要知识点再次进行口头梳理,总结。 1.3 小组评价 在评价阶段,学生仍旧在小组内完成。首先,教师给予5分钟时间,让学生自行完成练习。然后,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阶段。这一过程教师仍可采用奖励机制强调学生互相帮助合作的重要,如对于小组成员都答对的小组,将给予额外的附加分5分。这样,将促使小组成员的互相依赖帮助,共同进步。 4 结语 在英语复习阶段采用在分组活动的形式提高了学生语言交际能力,促进学生在互助合作中有效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在篇章结构中去复习语言点,让学生明白了篇章是语言学习积累的语境,有效的语言表达服务于篇章。在整个过程复习中,篇章理解的提高和语言的积累是双赢的结果。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17 [2] 杨晓钰.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顺序选修)(英语)[Z]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 [3] 王坦 “论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新课程》杂志2002年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