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班级成为“1+ X”管理的园地
2015-04-29 | 所属栏目:来稿选登 | 点击:次
让班级成为“1+ X”管理的园地 ——对班级学生自主管理的探讨 鲁万文 通过本次全省班主任网络培训,班主任的“累”成为每位培训者的共同语言。 如何减轻自己的负担是成为我每天思考的问题?本人从名著《西游记》中看到了唐三藏只有在三个徒弟的保护中完成了西天取经的任务;《三国演义》中刘备在张飞,赵子龙,关公,诸葛亮的扶持下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水浒传》中宋江靠一百零八将共同智慧达到与朝廷抗衡的顶峰.这就应证了“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的名言。所以只要每位班主任找到班中的X个管理者,班级管理才能有成效,自己才能从忙中闲下来,因为我们的方法再巧、情感再挚、措施再好,但最后总归要落实到学生自己的认识、思想和行动上。尝试自主管理是历史的经验,是新课程改革下以学生为本的时代的要求。
一 班主任良好的引导与培训,是成功的开端。 实行学生自主管理,班主任必须切实放手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到班级事务的讨论"决策"处理和评价中来,但这种“放”是建立在“收”的基础上的,“放手”管理不是放任自流。而是只有班主任长期的深入班级,了解学生的特点,制定合理的班讯,发挥每位学生的特长,才能发挥X的作用。学生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班主任的管理作用只是疏和导,而不在是传统的“管、卡、压”,班主任要承担学生干部解决不了的难题。同时班主任要教会学生干部学会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便于他们遇到问题时也知道该怎么处理。
二、了解每一位被管理者的特点是每一位管理者责任。 初中阶段的学生已进入了青春期,这个时候的学生们开始规划自己的生活,渴望成为生活的主人,渴望在学习生活中认识自我,展示自我,发展自我,有参与班级管理的愿望和要求。他们不太会看重自己在父母和老师心目中的地位,取而代之的是他们会更为重视自己的友谊,更为重视的是自己能否在同龄人群体中找到共鸣,能否得到朋友们,自己的铁哥们和铁姐们的认可。 (二)学生了解同学的特点 新班级组建后。利用轮流班干部,课代表,团队部的工作,让学生也了解身边的同学特点与能力,通过全班民主的选举选出班长,班长再组建自己的班委,班委选各小组组长,组长选自己的组员。 其次班主任将学生分为若干班内小组,小组长对其他小组成员的学习、纪律、卫生、就寝、礼仪等方面的表现按评分制度进行记分,为了体现打分的公平性,由其他三个小组组长参加打分,班长记录有两个组长加减的打分,防止个别同学之间人情分。一天一结,每天张贴公布得分情况,一周一总,通过每周评定,学生感受到集体的力量,找到了归属感,真正体验到了“我以组为荣”、“组以我为荣”的自豪感,这样无形之中促进了学生自主管理班级。在实际操作中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位的考核细则,进行量化,每一位同学有加分有减分。加分主要是自己成绩的进步,做好人好事,学校对自己的卫生区域量化得分,以及参加班级或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人数与取得的名次加不同的分数。减分主要是每天的纪律情况,成绩的退步,,各种违纪等。 一学期结束时,根据每个学生的总积分,由高到低排列名次,作为班级评比“三好生”、和发展团员的依据。每组的倒数两名,根据自己在全班面前发言的对自己缺点的认识与自己的决心,征的全组举手表决加入其他小组, 这样,学生人人心服口服,个个心情舒畅,从而更加激发他们蓬勃向上的决心和信心,形成人人追求健康向上的良性发展风气。个人成绩纳入小组总分,最高分的组长评选学校的“优秀班干部”。最差小组根据学生的要求及时更换组长。 三 在成长中改进,在改进中成长。 在班级管理中,无论学生的表现是好是坏,都给每个学生建立一个切实有效的成长档案,每周评比时让学生把自己身上的成绩和问题如实记录在成长记录卡上。成长记录卡分为A、B两面,一面是良好表现,一面是不良表现,登记后由学生自己签名。最后装入班主任保管的信封,放假时,与学生成绩单一起邮给家长,让家长了解孩子的情况,因为孩子是家长的全部,通过与家长的共同教育,孩子才能进步,只有经常这样做下去,学生会经常记得自己获了哪些奖,取得了哪些成绩,也不会忘记自己曾经犯过哪些错,受过哪些罚,这样起到了自我调整自我修正的作用。学生的进步就是班级的进步,才会成为一个优秀的班级。 作者单位: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民族中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