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我们不仅要充分落实《标准》,而且更应该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自主创新性、情感体验的培养,要想学生爱上体育课、上好体育课,必须使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兴趣。那么怎样才能在新课标背景下提高低年级学生体育课的兴趣呢,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谈谈自己认识仅供同行参考。 一、体育教师要充分尊重低年级学生心理、生理特点 小学低年级学生由于心理,生理发展的特征,导致他们在体育教学中活泼好动,对周围一切充满好奇,兴趣广泛、样样都希望尝试一下,但神经系统仍处在不稳定期,因此他们的注意力不够集中、兴趣不能持久、容易转移。因此,作为体育教师,我们不仅要尊重他们的心理、生理特点,还要包容他们的缺点。只要怀着一颗爱心,关爱每个孩子都,这样学生就会喜欢你,也就喜欢上你的课。 二、体育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让孩子们感到惊奇 但凡每一个人,对自己从未看到过、感觉到过的事物都怀有好奇感,都愿意亲近和尝试。体育教学也一样,只要教师能够经常提供这样的场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就是无形的吸引。 1、精选教材内容,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 把教学内容穿插在游戏类的教学中,效果比较显著。同时要遵循儿童好动,好玩,好奇且时间不长的个性特征、不断更新游戏的内容、或作部分的内容、规则,难度的变更,经常让儿童进行角色的对调、使儿童每天都是新感觉、能始终保持高度的兴奋状态、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情绪兴奋,精力充沛投入的学习中,学习兴趣得到最大限度的激发。 2、改善教学组织形式,增强低年级学生学习兴趣。 低年级学生思想单纯,想象力丰富,顾在教学中要努力做到给学生一点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解决;给学生一个机会,让他们去抓住;给学生一个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学生一个情景,让他们自己去创造。适当的时候,教学内容只要提出要求,让学生有充分的想想和体验内容的空间。 3、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体育教学是一种生动活泼、愉悦身心的教育活动。新课标要求我们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乐”,遵循这一理念,教师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法,即为每一课都创设一个情境,使每位学生都融入到情境中去,使他们感觉到是在游戏而不是在上课。 (1)创设游戏情景,减少低年级学生运动畏惧感。 通过游戏,还能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勇敢、顽强、机智、果断等优良品质和作风。因此,在教学训练中,结合教材和实际的需求,将体育游戏安排成一个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在特定的情境中,学生之间的合作、体验、趣味也必将被大大激发起来。 (2)设置互动交流,激发低年级学生运动欲望。 互动、交流是上好一堂体育课的关键。小学生个体在各个方面的差异很大,包括兴趣、性格、体力及个人的心理因素。那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善于发现学生中具有感染力的学生,利用他们的突出表现带动周围的同学共同参与、投入到课堂环节,也不要忽视平日一些体弱多病的“小豆芽菜”们。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们的主人翁意识,也为学生们在生生合作中,培养自身的社会活动能力和应变能力创造了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