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杂志首页 > 来稿选登 >

如何让学生了解电路

[学情分析] 在上学期对电学的学习中,学生对电学的灵活比较难以适应,觉得比较没有系统性,故在复习中应掌握在框架上让学生有较好的理解,让学生站在较高的高度上,理清电学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才能灵活应用在解题上。

[教学目标] 1、知道摩擦起电及其原因

          2、理解电流、电压的概念,掌握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

          3、知道电路的组成及串、并联电路,会画、会看简单的电路图,能排除简单的电路故障。

          4、掌握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特点,并能灵活应用

[教学内容、方法与步骤]

一、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其中一个带正电,一个带负电)

1、  原因:不同物质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不同

2、  正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上所带的电

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所带的电

3、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带电体可以吸引不带电的轻小物体。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4、  电中和:两种不同的电荷相互接触时正负电相互抵消的现象,有时伴随有火花的产生。

二、电流、电压及其测量

(一)   电流及其测量:

1、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

电流的方向:正电荷的定向移动方向,在电源外部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

2、  电流的大小:   ,其中q为电荷量(单位:c),t为时间(单位:s)

      I为电流(单位:A)

        3、电流的测量:用电流表(内阻太小,相当于一条导线)

           使用方法:①电流表只能与被测器件串联

②应使电流从表的“+”极流入,“-”极流出。

③被测电流不能超过电流表的量程,当无法预计被测电流的大小时应用大量程并采用试触的方法

    (二)电压及其测量:

       1、电压是使导体中的电荷定向移动的原因;

2、常见电压值:一节干电池:1.5V;一节铅蓄电池:2V;家用电路:220V

3、电压的测量:用电压表(内阻太大,相当于断开的开关)

          使用方法:①电压表只能与被测器件并联

②应使电流从表的“+”极流入,“-”极流出。

③被测电流不能超过电流表的量程,当无法预计被测电流的大小时应用大量程并采用试触的方法

三、电路的组成:由电源、导线、用电器及开关组成。

  1、 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提供电压的装置。

     导线:由(导体做成的)芯和(绝缘体做成的)绝缘皮组成

  2、电路的三个状态:

通路:处处连通的电路

          短路:用电器或电源被导线直接连起来;电源短路时电流很大会烧坏电源和导线。

       断路(开路):断开的电路(断路时电路中没有电流,只有电源有电压)

3、串联电路:电流只有一条通路,切断任何一个元件整个电路均不工作;各个用电器间的工作状态互相影响。

   并联电路:电流有几条通路,切断一条支路其余各支路仍能正常工作;各个用电器间的工作状态互不影响。

    四、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特点

      1、串联:电流处处相等,即I=I1=I2=……

       电路两端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即U=U1+U2+……

      2、并联: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即I=I1+I2+……

       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即U=U1=U2=……

例1:某同学做电学实验,电路如图所示,开关闭合后,小灯泡发光,两电表均有示数,在实验过程中,突然电灯熄来、电压表示数增大、电流表示数几乎为零。请判断( C  )

A灯泡L1被短路          B开关被断开

C灯泡L2被烧断          D灯泡L1被烧断

例2:某同学在做“用电流表测电流”的实验中,所用电路如

图甲所示,按电路图正确连接电路并接通开关S后,电流

表A1、A2的,则A1读数是__0.5___A;A2的读数是__1.6___A;

那么R1:R2=____5 :11__。

 

[学法指导] 化简电路时,将电流表当成导线,把电压表当成断路,连成自   己熟悉的电路

[作业布置] 1、请你在图5中每个方框中画上一个电路元件符号,使其成为一个正确的电路图。

2、如图所示的电路里,在圆圈a,b,c上连接适当电表,使灯 L1和L2并联且能发光,那么a应是_____表;b是_____表;c是______表。  

初三物理总复习    十二  探究电路

[学情分析] 对本节的学习学生较为吃力,特别是对电路故障、电表变化的解题

[教学目标] 1、理解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2、能掌握电表随变阻器的变化情况

          3、能排除简单的电路故障

[教学内容、方法与步骤]

一、1、电阻:与材料、长度及横截面积有关(长度越长、横截面积越小则电阻越大)

实验:控制变量法

2、变阻器:通过改变导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接法:一上一下)

 应理解变阻器的电阻随滑片P移动的变化情况

二、欧姆定律:  (一般结合电流、电压特点解题)

题型Ⅰ:通过计算求式中的某个物理量

例:如图电路中,R1=60 ,R2=40 ,安培表A1的示数为0.9A,安培表A2的示数为0.3A,电源两端电压恒定不变,求:R3的阻值是多少?

解:分析得:电路为并联,结合电流、电压特点解题如下:

        电阻R2两端电压为U2=I2R2=0.3A 40 =12V(也为电源电压)

        流过电阻R1的电流为I1=U1/R1=12V/60 =0.2A

        则流过电阻R3的电流为I3=I-I1-I2=0.9A-0.2A-0.3A=0.4A

        得:R3=U3/I3=12V/0.4A=30

题型Ⅱ:电表随滑片P移动的变化情况

例:9(04山西)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当开关闭合,

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移动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电压表示数变大  B.电流表A1的示数变小   C.灯泡变暗   D.电流表A2的示数变小

解:化简电路如右(将A看成导线,V看成断开的开关)

   得:灯泡L与变阻器R并联; 

      A1测流过灯泡L的电流;A2测干路的总电流;V测电源电压

      P右移 R变大 总电阻R总变大 总电流变小,即A2变小(I=U/R);

      而V测电源 V示数不变;流过灯泡的电流I也不变(I=U/RL,其中RL不变)三、家庭电路   1、家用电路的电压:220V;人体的安全电压:< 36V

     2、连接情况:各用电器间并联,开关与用电器间串联

       开关接火线、灯泡螺旋口接零线,三孔插座上孔接地线

    3、安全用电原则:不靠近高压电源;不接触低压电源。

[学法指导] 解题时不能凭直觉,应严格按照公式,结合电流、电压特点进行解题。

[作业布置] 1如图7电路中,电源电压是6V,两盏灯两端的电压都是2.5伏特。求:(1)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2)小灯泡L1、L2的灯丝电阻之比R1:R2 是多少

 2如图电路中,电阻R1=300 ,电源电压为6V,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为200 ,则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A移到B时,伏特表示数的变化为

A.由6伏特减小到4伏特       B.由3.6伏特增大到6伏特

C.由6伏特减小到3.6伏特      D.由6伏特减小到2.4伏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