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式教学在加强岗位任职教育中的作用
2025-04-22 | 所属栏目:来稿选登 | 点击:次
摘 要:为实现我军“能打仗,打胜仗”的建设目标,推进士官职业技术教育,改进士官教学的方法,,本文分析了如何通过研讨式教学加强任职教育。开展研讨式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双方的互动性;有利于启迪学员的开放性思维;有利于促使教员更新知识结构、提高专业素养。 关键词:岗位任职教育;研讨式教学;教学环节 研讨式教学是以研究谈论问题为出发点,运用教与学的互动为原理,通过充分发挥教员主导作用和学员主体作用,让学员积极参与研究讨论,激发学员的思维,培养学员创新能力的一种互动教学模式。研讨式教学是以创新教育理念为指导,以教学双方互动原理为依据,以探索、争鸣为课堂活动主要内容,在教员主导下开展的、学员全员参与的自主性研究与学习讨论活动,是以培养学员的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方法。研讨式教学体现了学为主体的现代教育理念,有利于发挥新一代年轻学员思想活跃、理解分析能力快、善于独立思考的优势,把教学过程变成互相启迪、激烈思辨的“角斗场”,对于促进军校教育向岗位任职教育转型具有积极作用。 1 岗位任职教育中实施研讨式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教学双方的互动性 研讨式教学遵循的是主体性和互动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强调充分发挥学员的主体作用,使其真正成为课程教学的主人;互动性原则强调教与学的互动作用。为此,在研讨式教学过程中,一是要重点加强对学员自主学习的引导,鼓励学员独立思考、大胆创新,积极主动参与教学,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从而提高学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要改变在理论教学中,“教员讲,学员听”的被动现状,变单向传授、被动低效的“接受性教学”为教与学双向互动,使学员体会集“学、疑、思、辨”于一体的获取新知识的本领。三是要强化学员的创新能力。研讨式教学过程以问题的提出与解决为一个周期。问题的提出能够激励学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刺激学员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问题的解决要求学员独立思考、开动脑筋,在疑中问、问中在学,有利于激发学员的创新热情。 (二)有利于启迪学员的开放性思维 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往往取决于授课教员准备程度,讲授内容主要受制于教案。由于教案更换的周期性及教案本身的滞后性,导致传授的知识陈旧、信息量偏低,无法满足学员对教学课程前沿性的需求。研讨式教学具有的开放性和关联性,强调必须发扬教学民主,给学员自主选择学习时间、地点、内容的权利。教员既不能轻易否定学员对问题认识的结构,也不能只满足于教材、权威及所谓的原标准答案。教员必须注重引发学员对本课程相关课程的联想,鼓励学员质疑问题和向教员、教材提出挑战,这样有利于学员形成开放性思维。 (三)有利于促进教员更新知识结构、提高专业素养 研讨式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没有交往互动,教学就不能进行,教员与学员的主体作用也就无法体现和发挥。但研讨式教学中的交往互动,是在特定的课堂环境中进行的,既不是以教员为中心的单项注入,也不是以学员为中心的完全自行其事,而是教员与学员、学员与学员之间的交流互动。教员只有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才能有条件、有资格去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因此,教员必须结合在本科前沿,跟踪学术发展热点、难点问题,广泛涉取本学科、相关学科的各种知识,并娴熟地运用现代教学手段,不断提高业务素养,才能保证研讨式教学质量。 2 实施研讨式教学必须把握好的几个教学环节 (一)精心设计、精选内容 精心设计教学方案、精选教学内容,是研讨式教学的首要环节。岗位任职教学主题复杂,教员首先要把教学主题的专业性质、培训层次、培养目标、学习需求搞清楚,合理确定其教学进程等,做到“看人下菜、量体裁衣”。如业务干部培训及升级班培训的学员具有较长的部队实际工作经历和管理经验,具有在本工作岗位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这就为研讨式教学的“互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但由于他们大多来自部队基层,对信息化、科技化条件下新装备的技术性能及管理等方面存在欠缺,因此在设计研讨式教学方案确立教学内容时应侧重加大对这块“短板”实施补缺的力度。在精选教学内容上必须处理好人才培养中现实与未来、需求与可能的关系,把握好教学内容的“度”,既要充实最新成果,梳理知识点和创新点,但也不能盲目求新、求高、求大,而是要在求实的基础上求创新。 (二)导入主体,创设场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