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国梦”视域下的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2025-04-19 | 所属栏目:来稿选登 | 点击:次
摘 要:中国梦,是习近平总书记为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本文将对中国梦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联进行深入分析,突出来说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开展“中国梦”主题教育的必要性,进一步说明中国梦视阈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事关民族未来和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性工程。 关键词:中国梦;个人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在我们党的发展历程中和国家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保证党的领导地位和发挥社会主义国家政治优势的重要力量。大学生作为民族的希望和祖国的未来,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必须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 1 “中国梦”的提出及其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联 1.1“中国梦”的科学提出 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在召开第十八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和重要执政理念。习总书记把“中国梦”定义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并且他表示这个梦“是一定能够实现的”。 “中国梦”它不仅是整个民族的梦,其实也是我们每一个华夏儿女的梦。 1.2“中国梦”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联 首先,“中国梦”的实现本质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相联系。 “中国梦”的科学提出并作为整个中华民族的重要梦想,对于理想信念的教育充满着高度重视,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而教育总是要通过一定的载体进行,创建符合大学生特点的教育载体,是提高理想信念教育时效性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 其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承载着实现“中国梦”的价值目标和历史使命。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后备军,他们肩负着历史的重任,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以中国梦为动力的人生价值教育就应该让大学生懂得无论是实现自我价值,还是实现社会价值,都要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为根本前提。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深刻内涵以及中国共产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指定的各项政策与方针,为早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断奋斗并凝聚充分力量。 最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以中国梦为主线教导学生。 中国梦是民族梦和个人梦想的统一体。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每位工作者来说,肩负着传承民族精神、弘扬时代正气、培育时代新人、振兴社会主义事业的光荣职责。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以中国梦为主线,就应以师德为先,坚持科学育人的原则,充分发挥自己的学识风范正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起来,把个人梦想和伟大的中国梦紧密联系,刻苦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本领,在实现个人梦想的同时也要为中国梦的实现及时贡献自己的力量。 2 “中国梦”视阈下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原则 2.1 理论灌输和实践教育相结合 坚持理论灌输和实践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理论灌输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基本内容的。然而当前许多人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理解为是僵化的或是过时的,更看重于西方的实用主义理论,基于此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为了促进大学生全面而又健康的成长,不仅需要理论灌输更需要在中国梦的指引下,加强实践教育。 2.2 以学生为主体地位和学生发展相结合 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不仅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重要原则,而且也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核心部分,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在不断变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指导思想,更是当前高校开展“中国梦”思想教育的基本出发点。学生作为校园生活的重要主体,离开学生来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偏离了马克思主义,是不合适的。这就要求在高校校园当中想要广泛开展“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让他们主动地融入到“中国梦”的建设当中,融入到中国梦的精神、理念与使命当中,保证他们的权利和利益,以优秀文化来感染他们。 2.3 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 大学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区域,教学场所、图书馆、体育馆都与学生有着直接的联系。丰富校园文化是高校的宝贵财富,同时也是高校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大学校园应该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全方位建设,丰富 “中国梦”的文化净胜内涵,营造积极向上、自强不息、艰苦奋进、健康高雅的精神氛围,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政治素养,不断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3 探析“中国梦”视阈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