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改下改革医院档案管理的策略探究
2025-04-13 | 所属栏目:来稿选登 | 点击:次
摘 要:医院档案作为可靠的、有效的原始记录凭证之一,其具有较高的真实性、权威性,且对新医改下医院的管理工作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本文基于医院管理工作中档案管理的作用,提出新医改下解决医院档案管理问题的改革策略,希望能为医院档案管理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医改;医院档案管理;改革;策略 医院档案记载着医院发展史上的各项优秀成果,为医院的科学发展提供第一手资料,有利于医院在以后的医疗事业中做到扬长避短。随着新医改的不断推进,医院档案管理问题逐渐暴露出来,急需找寻有效的策略加以解决,以便充分发挥出医院管理中档案管理的重要作用,促进医院取得可持续发展。 1 医院管理工作中档案管理的作用 医院档案是指服务于医院的医院发展历史、医疗文件材料及医院人事资料等,是医院在各项工作中形成的文件,包括工作记录、录音、影像资料、载体材料等,它们在医院管理中具备重要作用[1]。其一,医院档案能对医院的历史作出全面而真实的反映。通过档案,我们能对医院过去的工作轨迹有一个清晰而完整的了解,从而对医院有一个更好的认识,推动医院健康发展。其二,医院档案是开展各项管理工作的基础。在医院的日常管理中,医院工作计划、管理制度、技术革新等离不开档案的指导,档案管理能为医院管理项目提供服务,且各种档案也是医院维权的一项重要工具。通过档案的准确利用,医院能把有效的证据提供给法院,履行自己的举证职责,确保能公正、及时地审理案件,有助于顺利解决医疗纠纷,保障患者、医院及职工的合法权益。其三,医院档案能帮助完成对知识的积累和传播。医院拥有很强的专业性,在积累知识、传播知识上功不可没,如病历档案对患者接诊到出院的全过程进行详细记录,是宝贵的医学资料,能为教学科研提供重要参考等。由此可见,在医院的管理工作中,档案管理的作用不容忽视。 2 新医改下改革医院档案管理的策略 在新医改的良好契机下,医院档案管理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然而问题也随之暴露,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医院档案管理意识薄弱,全体干部职工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不够;二是在医院档案的收集、加工及管理方面缺乏对先进技术的运用;三是忽视人员培训,医院档案管理人员素质较低。为此,本文提出以下改革策略: 2.1 强化意识,促进全员支持医院档案管理 在新医改的推动下,医院应加强对档案的科学管理,及时转变观念,强化档案意识,促使全院职工干部都给予档案管理必要的关心和支持。档案意识淡薄的现象在社会上是普遍存在的,这也是医院档案管理水平得不到提高的关键因素[2]。为此,医院应采取各种宣传、学习等渠道、方式,强化档案意识,促使全院职工了解国家针对档案工作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时转变他们的思想观念。 一是强化档案管理人员的使命意识。一般而言,档案工作是繁琐的、细致的,工作成绩也无法引人注意,所以医院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务必要有一个充分的认识,不断增强自身的责任感、使命感,培养自身强烈的爱岗敬业精神,为医院档案事业做贡献。二是强化医院各级干部的责任意识。医院应加强宣传,促使各级领导干部充分认识到做好档案管理工作是每一位干部的职责,应跟其他工作共同发展,切忌把档案管理工作变成被遗忘的角落。三是强化全院职工的配合与支持意识。严格来说,医院档案是否能被完整地保存下来,是否能及时立卷,是否能被充分开发和利用等都离不开全院职工的关心、配合与支持。 2.2 创新运用,推进医院档案的数字化建设 首先,医院档案部门要积极拓展对资料的搜集,通过运用新技术来提高从各个渠道去收集资料的能力,以扩充医院的档案资料储备,增加医院的知识积累。一是重视收集医院内部的档案资料,不仅包括传统的医疗档案、病历档案、人事档案、基建档案、财务档案等,更要重视对知识资产的收集,包括医疗技术专利、医疗卫生服务经验、技术诀窍等。二是重视收集医院外部的信息资料,虽然医院是公益性的事业单位,但国内外形势信息、新医改政策的实施状况、国内外技术发展信息等也应得到医院的重视,把它们都列入医院档案的收集范畴。三是重视收集人才信息,为医院做好人才储备工作,并建立优秀医疗人才档案,促进医院提升医疗水平。 其次,医院档案部门应重视运用各种先进的技术,有序组织对档案信息材料进行精加工,从而把档案信息转化成医院的知识成果。为此,档案管理人员应加强对编著档案的研究,,根据医院的管理方法、医疗动态等,把零散的信息数据进行分类、编撰,使档案更加系统化、完整化,为医院医疗水平的提升提供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