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养老旅游发展对策研究
2024-10-13 | 所属栏目:来稿选登 | 点击:次
摘 要:在国家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战略构想的大背景下,秦皇岛发展养老旅游产业具有区位、环境、文化、基础设施和政策等多方面的优势,我市应抓住这一机会,积极对接京、津功能疏解,承接文化、医疗、养老、旅游等产业转移,依托京津冀都市群将秦皇岛打造成为我国北方首屈一指的休闲、养老、养生基地。 关键词:秦皇岛;养老旅游;对策 秦皇岛市社科联重点应用性课题,编号:201506049 2015挑战杯大学生学术作品大赛河北赛区一等奖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4年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数为21242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15.5%;65周岁及以上人口数为13755万人,占比10.1% [1](见表1)。按照联合国划分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比例超过7%。或60岁及以人口超过10%,则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 1 养老旅游概述 养老旅游从本质上属于老年度假旅游范畴,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旅游活动,老年人有充裕的闲暇时间,很难用一个月、一年这样的传统旅游时间要素进行约束,像定居、移民这样的中长期非旅游活动也可以被包含在养老旅游范畴内,养老旅游具有多居所、巡回式等特点,具有独特的发展规律。所谓养老旅游,应该是指老年人离开家乡常驻地,以避寒、避暑、养生、医疗为目的,以旅游、旅行、短居、长居、移民等为表现形式的一种异地养老模式,主要包括“候鸟式养老”、“疗养式养老”、“生态养老”、“立体化商业养老”等模式。 2 秦皇岛养老旅游发展可行性分析 发展养老旅游产业对资源、社会文化和基础接待设施依赖比较大,并不是所有的城市都适合将养老旅游产业作为城市战略性发展产业,秦皇岛发展养老旅游具有非常高的可行性,我们将从本地人口、市场需求、地域优势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2.1 市场需求分析 北京大学老龄健康与家庭研究中心副主任陆杰华在会上指出,2013年全国总消费值121813亿元,其中老年消费比重占11.18%,逾1.3万亿元。预计到2050年,总消费值678710亿元,老年消费占28.97%,将超过5万亿;保利集团董事长宋广菊预测到2050年,我国养老市场的需求有望突破17万亿。从秦皇岛周边地区来看,京、津、冀、辽四省市分跨华北和东北地区,人口总规模超过1.5亿,老年人口超过2300万(见图1),经济总量和消费能力超过全国30%,对养老市场的经济需求将超过5000亿人民币,然而,目前市场上每年为老年人提供的产品不足1000亿元,供需之间存在巨大缺口让老龄产业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2.2 秦皇岛地区老龄人口情况 养老旅游产业的发展具有周边辐射性,但任何服务产业的发展必须以本地居民需求为依托和基础,秦皇岛地区老龄化和老龄人口分布情况,对于秦皇岛市发展养老旅游产业是十分关键的,是我市养老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土壤。 通过分析整理我国和秦皇岛市从2003年至2015年城市户籍人口变化情况,结合全国平均数据进行对比发现,秦皇岛地区社会老龄化程度和速度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见图2),以2014年为例,60岁以上老年人全国平均比重为15.1%,秦皇岛老龄人口比重为17.08%,高出将近2%左右;秦皇岛2011年老年人口比重为15.18%,已经超过2014年全国平均水平。参考历年数据,笔者保守估计到2020年秦皇岛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将超过20%,社会对养老产品的市场需求将会相当旺盛。 2.3 优势分析 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受资源、环境、地域和距离等多种因素的限制,秦皇岛位于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衔接地带,发展养老产业可以直接辐射京、津、冀、辽等省市老龄人口。 2.3.1区位优势 秦皇岛500公里范围分布着北京、天津、保定、石家庄、沈阳等数个人口超千万的特大型城市,同时还有唐山、锦州、鞍山等人口密集的传统工业城市;这里交通便捷,水、陆、空一体化交通网络完善,正在逐步打造的京、津、冀一小时经济圈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秦皇岛发展养老旅游产业区位优势明显。 2.3.2资源优势 秦皇岛北依燕山,南邻渤海,森林覆盖率44%,绿化覆盖率50%,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0.3平方米,是国家级园林城市。阳光、沙滩、海洋、森林、空气等开展养老旅游的基本要素秦皇岛应有尽有。这里气候宜人,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10摄氏度,暑期平均气温为24摄氏度,,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是一般城市的10-20倍,负氧离子可以改善人体心肺功能、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对75﹪的老年人常见疾病有预防和缓解作用,十分适宜老年人居住,具有发展养老旅游产业的先天优势。 2.3.3文化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