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预防师生关系冲突的策略
2023-03-23 | 所属栏目:来稿选登 | 点击:次
中职学校预防师生关系冲突的策略 . 陈朝辉 (郑州市科技工业学校,河南 郑州) 一、问题的提出国家为了加快发展中职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促使中职教育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其招生规模逐年增长,直接导致了很多中职学校的招生人数根本没有设置任何底线,是一种来者不拒的招生方式,这种招生方式直接导致了中职学校生源质量急速下滑。中职学校学生的生源特点主要表现在:文化基础薄弱、自主学习能力低、缺乏基本的道德修养,部分学生甚至存在心理问题等,这些方面都是导致师生关系出现冲突的原因。教师要采取积极主动的方式去正视、去面对、去接纳并解决师生关系冲突,所以预防师生关系冲突成了中职教师需要重点探讨的问题。 二、中职学校师生关系冲突的现状调查与分析为了更清楚地了解师生关系冲突的现状,由于人力和物力的限制,我们仅从2019级和2020级选择了5个班的师生作为调查研究对象。根据调查结果可以得出以下几点:中职学校师生之间的冲突很常见,教师和学生并不存在任何利益上的矛盾,所以当产生不同的看法时都可以用合适的方法解决。为弄清中职学校师生冲突的原因和提出有效的预防策略,现对结果分析归纳如下。 (一)师生冲突发生频率状况调查结果表明,在被调查的学生和教师中超过30%的学生和教师有过一两次的矛盾,60%的教师和学生之间有矛盾;9%的学生和教师有过多次矛盾,6%的教师与学生发生过多次冲突,只有少部分学生认为自己从未和对方发生过冲突。我们不难发现,师生冲突作为一种客观教育现象已经越来越广泛地存在于中职学校中。 (二)师生之间的沟通状况教师与学生的沟通状态是教师与学生关系好坏的最直观体现,也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矛盾的最根本体现。从学生问卷中可以看出,有63.08%的学生选择愿意和教师沟通交流,从教师问卷中可以看出,有66.67%的教师愿意主动与学生交流,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师生之间的关系基本融洽。但是,36.92%的学生不愿与教师沟通,33.33%的教师不愿主动与学生沟通。 (三)师生关系冲突的表现形式研究发现,教师与学生的矛盾是普遍的行为冲突。其具体表现为师生都能用理性的态度和行动表达出彼此的敌对情绪,并且在双方都可以控制的范围内进行。而师生一方在不理性的态度与行动中表现出对另一方的攻击和自残等,是极少见的。 三、中职学校师生冲突的原因分析从学生和教师的调查结果来看主要分为内部和外部原因两大类。 (一)内部原因1.教师方面的原因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师生互相构建的,从学校层面来说,教师的作用是占主导的。因此,如果师生之间发生了冲突,教师作为师生冲突的主导性一方将承担无可推卸的责任。由于传统尊师重教观念的影响,师生关系一直处于一种非常压抑的非正常状态。在现在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大多数教师都是以“支配”“压迫”的方式来对待学生,不让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也不能直面他们的观点和批评。但是,当学生的主体意识逐渐提高时,他们会感到自己与教师处于同等的位置,教师的不敬会伤害到他们的自尊。由此,教师和学生之间良好的师生关系就会受到限制,进而教师和学生之间就很容易产生矛盾。 2.学生方面的原因 众所周知,学生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学习,中职学校的学生不仅要学习一部分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掌握相应的职业技能。然而,中职学校的学生自身文化基础较薄弱,厌学思想较严重。厌学的学生一般学习成绩都不好、学习目标不明确,对学习不感兴趣,对教师布置的作业视而不见,上课睡觉,下课打闹,因此经常受到家长和教师的责备,久而久之,就会对学习产生惧怕心理,到最后就发展成了破罐子破摔的思想。针对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教师不得不降低考核标准,但依然不能改变当前学生厌学的现象,一旦任课教师要求严格一些,学生的这种抵触情绪就会进一步爆发,进而引发师生关系冲突。 (二)外部原因社会因素:在当今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途径也日益多元化,教师的优势将会逐步减弱。传统的师道尊严的价值观越来越体现出不平等,随着学生独立主体意识的增强,教师会越来越感觉到自身地位受到相应的威胁,因此造成了师生关系的冲突。 四、中职学校师生关系冲突的预防策略(一)树立正确的师生观,注意教师角色的转换传统的师生观多是注重知识与能力的传授,而不重视情感与心理的引导;多是注重教师的权威性,而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多是命令与管理学生,而忽视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忽视成长发育时期学生的内心世界和丰富的思想感情,这就很容易导致学生对教师产生不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