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杂志首页 > 来稿选登 >

刍议如何在中职舞蹈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舞蹈鉴赏能力

(三明职业中专学校,福建 三明)

舞蹈鉴赏是人们欣赏、体悟舞蹈艺术内涵与价值的过程,并实现通过舞蹈鉴赏来获取一定程度的审美享受。现阶段中职舞蹈教学中,教师需做到在传授基本技能、技巧的前提下,通过提升学生的舞蹈鉴赏能力来实现艺术挖掘,在促进学生舞蹈素养全面提升的同时,为舞蹈编排、创编优化提供支撑。因此,探讨如何借助有效措施来提升学生的舞蹈鉴赏能力,对助力中职舞蹈教学的创新与优化有着重要影响。

一、开设舞蹈鉴赏课的意义

优秀的艺术作品能让观看者透过作品感悟生活本质,并引导欣赏者做到以正确、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实现在作品感悟中升华人们的道德情操。在优秀、健康、正向舞蹈作品鉴赏过程中,学生可以在不断感悟、赏析过程中挖掘与享受美感,进而发挥出人格塑造、审美培养的作用。[1]学生在舞蹈鉴赏课中能够学会如何正确分辨是非对错、善恶美丑,并以更健康、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在生活中始终保持积极的态度。[2]合理将舞蹈鉴赏课设置于中职舞蹈教学中,可实现以优质舞蹈作品为媒介加深学生的感悟与赏析,继而在充分调动学生舞蹈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帮助学生在精神层面获得愉悦享受,并发挥出陶冶艺术情操、培养审美能力的作用。在舞蹈技能学习时,要避免学生对舞蹈作品产生茫然无措的心态,能够结合自身见解对舞蹈作品给予客观、中肯的评价,引导学生学会如何把握舞蹈作品的细节,善于发现隐藏于舞蹈作品中的美,并对自身情况进行合理反思、总结,实现以提升舞蹈鉴赏能力来促进学生舞蹈素养的全面提升。

二、舞蹈教学中舞蹈鉴赏的作用

随着时代的变化,中职舞蹈教学内容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前舞蹈教学强调在帮助学生掌握舞蹈基础技能、编舞知识等的前提下,加强学生舞蹈素养的全面培养,通过强化舞蹈鉴赏能力来加深作品感悟。[3]舞蹈的创编不仅是对各个动作的分解与合成,其背后还蕴藏着丰富的情感表达、现实意义、心情阐述、内涵意义、精神世界、背景故事等。在中职舞蹈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鉴赏能力培养,可在促进学生加深了解舞蹈作品动作、表面形式的同时,通过自身情感融合来感悟舞蹈作品内含的情感与力量,挖掘出隐藏于舞蹈作品中的感情色彩,实现以心灵交流、灵魂交流的形式来达到作品交流的目的。

三、中职舞蹈教学中学生舞蹈鉴赏能力的培养现状(一)教学形式单一、滞后

尽管当前中职舞蹈教学逐渐受到人们重视,但仍有个别教师习惯将传统教学手段作为舞蹈教学的主要模式,再加上教师没有正确认知舞蹈鉴赏能力的培养,致使中职舞蹈教学开展未见创新,相对枯燥、沉闷的课堂氛围影响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单一、滞后的教学模式应用导致学生舞蹈鉴赏能力的提升严重受限,再加上部分中职院校未重视对舞蹈基础设施的更新与完善,使得舞蹈鉴赏课开展难以取得应有成效,更不用说以舞蹈教学为媒介提升学生的舞蹈鉴赏能力。[4]

(二)舞蹈教学缺乏实践

在传统教学观念的长期影响下,部分舞蹈教师仍以理论传授作为舞蹈教学的核心内容,致使舞蹈鉴赏教学表面化、形式化问题愈发严重。同时,受限于课时、认知等因素,导致舞蹈鉴赏教学开展以视频播放为主,学生自主表演、演练的时间如凤毛麟角,再加上部分中职院校未做到对舞蹈教师队伍的高质量建设,致使舞蹈教学开展与学生舞蹈鉴赏能力提升需求相背离。[5]

四、中职舞蹈教学中学生舞蹈鉴赏能力的培养路径(一)注重舞蹈鉴赏与技能教学实践结合

作为人类传承至今的一种特殊表达形式,舞蹈能通过肢体动作、身体形态进行信息表达,实现在表演过程中进行思想与情感的抒发,利用特有的表现方式、动作规律来创造美、体现美以及赞扬美。在当前中职舞蹈教学中,中职生不仅是舞蹈作品的赏析者,还扮演着舞蹈学习者的角色。[6]对于以往舞蹈教学中缺乏实践的问题,中职教师可分析学生舞蹈鉴赏能力提升的需求,做到舞蹈技能实践教学与舞蹈鉴赏的有机融合,继而引导学生深入感悟舞蹈作品中隐含的情感,通过动作分解、技能学习来实现对舞蹈艺术美的欣赏与享受,帮助学生正确认知美的体现,掌握不同舞蹈动作的美感,促进学生舞蹈技能水平的提高,并以实践教学为媒介提升学生的舞蹈鉴赏能力。以《欢天喜地秧歌情》鉴赏为例,教师可在鉴赏教学前带领学生加深对该舞蹈作品体态特征的了解与分析。同时借助多媒体进行秧歌舞的动作分解,在充分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通过示范教学帮助学生直观了解不同的舞蹈动作,并在实践教学中感受到舞蹈美。通过对舞蹈技能实践教学与鉴赏课程的有机结合,学生能在实践学习、练习过程中逐步提升自身的舞蹈鉴赏能力。

(二)通过对比不同类型作品优化舞蹈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