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中地理实践力的培养策略研究
2023-02-23 | 所属栏目:来稿选登 | 点击:次
本文作者:王盘飞 发表期数:新课程 2022年29期 本文字数:2580 地理是趣味性和实践性较强的一门学科,但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高中地理的实践性并不被教师所重视。在日常教学中,学校和教师根据课程的教学要求来讲授地理知识,在讲述的过程中教师过度重视学生地理基础知识的掌握,久而久之就导致教师忽略了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渐渐地,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被枯燥的课堂教学所磨灭。伴随着新课改步伐的不断推进,高中地理教学也随之进行了相应的改革,教学目标逐渐转移到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上。地理实践力是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对学生学习和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此,教师应该重视地理实践性教学,重视学生实践力的培养。在这一背景下,本文对高中地理实践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单的探讨与分析,并不断寻找措施解决这些问题,,以便提高学生地理学习兴趣,进而不断加强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一、地理实践力的定义 所谓地理实践力是指学生在进行地理考察、实验与调查过程中所具备的品质与行动。简而言之,地理实践力是由地理知识、地理专业技能、地理核心素养构成。地理知识指的是在地理实践当中具备专业的地理知识和已掌握的实践知识;地理专业技能指的是相关人员在进行地理实践活动时可以运用的技术;地理核心素养指的是地理实践力培养的最终目标,主要包括学生在地理实践活动当中所表达的情感、态度与创造能力等。当学生具备以上三个要求时,就可以到户外进行相关的地理实践,以便不断提升其综合实践能力。在地理实践中,学生还可以将所学的地理知识与方法技能进行应用,进而不断分析不同地理环境所带来的地理问题。由于在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过程中会涉及地理模型的演示实验或者地图工具的使用与户外调查等,所以学生在地理实践时应互帮互助,共同探讨并解决地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二、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实践力是學生自主学习的重要保障,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地理教学的目标不仅是让学生掌握地理知识的应用技巧,也应该在实践当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地理这门学科主要向学生展示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但是通过相关实践地理专业人员就将这一复杂的知识简单化、具体化,进而使学生学习时难度大大降低。尽管地理知识的难度降低了,但是地理实践活动在地理教学中发挥的作用也是无可替代的。地理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细化地理解相关地理知识,进而弥补课堂知识的不足。另外,开展相关的地理实践活动也有利于拓宽学生的地理知识面,增强学生的地理技能,开阔学生的地理视野。 (二)有利于促进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 通过开展相关地理实践活动可以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去观察和研究周围的地理环境,进而不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在地理实践活动中会涉及很多课本上没有的地理知识,这时就需要学生和教师展开合作,共同思考、观察,进而才可以解决地理实践活动中出现的问题。 三、现阶段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学生实践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忽视地理实践力活动的开展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大部分教师在地理教学时并没有意识到地理实践的重要性,以至于教师过度注重学生地理知识的掌握,进而忽略了学生地理实践能力的培养。其次,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由于高中地理作为高考的考查部分之一,教师在地理教学时也会过分注重学生的考试分数,进而学校也会减少地理实践课程的课时,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逐渐降低,学习质量也会越来越差。 (二)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脱离实际生活 在现阶段的高中地理教学中,学校与教师都忽略了学生地理实践能力的培养,久而久之,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在实际生活当中不能得到应用。例如,在学习“交通运输的布局”这一内容时,通过学习学生知道了交通运输布局的原则与要求。但是选取部分交通布局让学生进行分析或者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建设相应的交通运输路线时,学生就毫无头绪,甚至完成的作业也不理想。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成绩没有得到提高,教师也没有完成设定的教学目标。 (三)实践活动缺乏设计依据 高中地理课堂开展实践活动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教师的活动设计能力长期得不到锻炼,进而对地理实践活动的设计缺乏经验。久而久之,师生在开展地理实践活动时,教师的指导作用也微乎其微。 (四)缺乏相应的地理实践探究设备 高中地理教学涉及的知识非常全面,所以在开展相关地理实践活动时需要的设备非常多。但是由于学校忽视学生实践力的培养,所以学校在地理实践设备的投入力度很小。教师针对某一章节内容开展相关的实践活动时,由于缺乏相应的教学设备,所以教师在讲授相关地理知识时其教学质量很低,进而使学生学习成绩得不到提高。 四、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一)教师应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带领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伴随着新课改步伐的不断推进,新课改对学生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最明显。为此,教师在授课时就应根据课堂教学内容设计相关的实践活动,以此不断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例如,在学习“地球的运动”这一内容时,由于大纲要求学生会辨别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南北极俯视图,所以光凭教师利用教材和黑板进行教学其教学效率会很低。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利用地球仪来学习这一章节的内容。如在学习地球自转方向与经纬网俯视图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相关实践操作。如根据地球的运动方向让地球仪运动起来,然后学生通过观察可知地球在自转时从北极上空看其是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其是顺时针。如果光凭教师的讲解,学生对南顺北逆这一知识的理解存在困难,但是教师通过带领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观察与模拟地球运动时南北极的运动方向,学生就可以理解南顺北逆的意思。总之,地理这门学科的实践性较强,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应该重视实践活动的作用,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要不断提高地理教学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