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价值及策
2022-11-19 | 所属栏目:来稿选登 | 点击:次
本文作者:孙丽敏 冷翔 发表期数:新课程 2022年37期 本文字数:2475 摘 要:通过对小学语文课堂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基本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并结合相关访谈发现小学语文课堂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对于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能力,为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提供思想基石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有意识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采用多样化的形式促进二者融合,进而使小学生意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 我国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含家国情怀、社会关爱、人格修养、厚德载物、居安思危、尊师重道、诚实守信、仁者爱人、天人之学等文化精髓。由此可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基本知识与技能,也能够提升学生的道德思想,使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明辨是非,进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调查 为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基本情况,本研究自编了教师、学生问卷,确定问卷的描述性统计和频率合乎研究要求。本次调查问卷主要分为三部分:一是调查对象基本信息;二是教师及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情况;三是教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调查问卷通过网络的方式填写,在四川绵阳市江油市随机抽取小学语文教师208人、小学生208人,本次参与分析的数据均已剔除无效样本,数据结果真实可信。 (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态度 教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态度方面,47.6%的教师表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十分感兴趣,认为价值很大”;40.9%的教师表示“较为感兴趣,认为有一定价值”;但有11.5%的教师表示“不太感兴趣,认为价值有限”。81.2%的教师没有了解“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入语文学科教育教学的相关政策”。 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态度方面,51.9%的学生表示非常感兴趣;29.3%的学生表示“积极性较高”;13%的学生表示“积极性一般”;而5.8%的学生表示“积极性很低”。大部分学生对现行使用教材中涉及的传统文化知识掌握较好,对现行使用教材以外的传统文化知识掌握较差。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态度 1.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调查发现,99.9%的学生支持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他们表示如果语文课堂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会积极与教师进行互动”。从教师的反馈来看,大部分教师表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很有必要,48.6%的教師表示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非常有必要”,这种教学融合既能够使学生修身养性,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在校园里发扬光大,切实提高学校素质教育实际效果,又有利于人才的综合性培养,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人文精神,加强传统文化道德教育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37%的教师认为“比较有必要”,,9.6%的教师表示“必要”,但也有少部分不赞成,4.8%的教师表示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不必要”。 2.在课堂中进行传统文化教学对语文教学进度的影响 调查显示,63.1%的教师认为在课堂中进行传统文化教学对语文教学进度影响较大,对学生学习影响也较大;31.7%的教师表示“对教学进度影响较大,对学生学习影响较小”;1.8%的教师表示“对教学进度影响较小,对学生学习影响较大”;3.4%的教师表示“对教学进度和学生学习影响较小”。从学生的反馈来看,87.5%的学生认为“对语文教学进度无影响,对自身学习收获较大”;而12.5%的学生持有“无所谓”态度。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作业布置及完成情况 在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后,作业布置方面,74.52%的教师表示有布置相关课后作业,但学生完成效果一般;25.48%的教师表示没有布置相关课后作业。从学生的反馈来看,74.3%的学生表示在课后偶尔有时间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98.5%的学生表示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渠道主要在语文课堂。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入语文学科教育教学的总体实施效果 在当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入语文学科教育教学的总体实施效果方面,73.33%的教师表示“学生掌握较差,但学生较感兴趣”;18.33%的教师表示“学生掌握较差且学生较感兴趣”;8.34%的教师表示“学生掌握较好且学生十分感兴趣”。从学生的反馈来看,学生普遍对“传统文化”的概念理解模糊,大部分学生需要经过提示、引导才能回忆一些内容。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 (一)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多元发展 笔者通过梳理小学生现行使用语文教材(1~12册),发现教材中涉及一定比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现将相关内容整理如下: 不难发现,当前小学语文教材中涉及一定比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这些内容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诗歌形式、文言文形式、故事形式等。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接触这些内容可以开阔眼界,积累传统文化知识,提升道德思想以及审美能力,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二)为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提供思想基石 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笔者主要从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人格修养教育三个方面梳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育人思想内容,具体内容如下。 1.家国情怀教育 家国情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核心内容,包括孝亲敬长、修身正己、乡愁旅思、歌颂祖国、壮志报国、忧国忧民等,它是由爱家上升到爱国的一种情感。 gzslib2022111121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