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杂志首页 > 来稿选登 >

改进高职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儿童文学课程教学的思考

本文作者:徐芷莹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31期 本文字数:2661

  [摘           要]  儿童文学是高职院校小学教育专业中的重要课程,能从儿童文学基本概念、文体知识等方面实施教学。儿童文学课程可以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儿童文学观,增强文学素养,帮助学生实现小学教师岗位的对接,确保学生参加工作后,能在短时间内适应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为提升儿童文学课程教学有效性,教师应结合当前教学情况,加强对教育教学模式的优化,对课程深入改革和创新。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儿童文学课程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31-0112-03
   儿童文学在高职院校小学教育专业中发挥的作用极大,是小学教育专业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课程。儿童是一个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小学教育作为人生的关键阶段,对每一个人的未来都起着决定性作用,所以面对当前儿童文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高职院校应加强重视,利用科学方式,加大对课程的改进力度,保证儿童文学课程的作用和优势能充分发挥出来,促进学生文学素养的提高。
   一、儿童文学课程教学现状
   (一)对现有教材的分析
   现阶段,专门针对高职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出版的儿童文学教材数量较少,从框架结构、内容等层面考量,部分現有儿童文学教材都存在优缺点。
   1.理论与实践的融合
   大多数儿童文学的基本知识能与小学教师岗位对接,设置了基本理论、教学应用等内容,也包含了朗读、阅读指导等模块,涵盖的内容较为丰富,可以将理论与实践高效融合。
   2.年龄段混淆
   当前,一些教材没有明确区分小学教育的儿童文学与学前教育的幼儿文学。从广义上分析,儿童文学包含幼儿文学、童年文学以及少年文学,部分教材通常会将这三个阶段的儿童文学融合在一起,每个年龄段的儿童文学都会涉及。在小学教育阶段,应该对应童年文学,因此应该将重点放在一些故事性强且情节曲折、生动的童话、寓言以及故事上,小学高年级段会涉及儿童小说等。故而,在小学教育专业中,儿童文学教材的选用,应该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在文体知识及教学应用上,要与小学教学的特点相结合,保证教学工作能顺利实施[1]。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在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一些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并没有认识到儿童文学的价值和作用,错误地将儿童文学理解为给儿童阅读供消遣的课外读物,使得学生在儿童文学课程学习期间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强。从本质上讲,儿童文学在认知上可以为儿童带来知识性及非知识性的内容,能够让儿童的语言得到丰富和锻炼,在审美上逐步对儿童欣赏美和辨别美的能力加以培养,确保儿童能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作为未来的小学教师,必须正确认识儿童文学的意义,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2]。在高职院校小学教育专业中,一些学生阅读兴趣较为缺乏,学习意识薄弱,认为阅读一本书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不能耐心阅读完一本经典文学,甚至有的学生每学期的阅读量不足一本书。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在课上谈及某些文学经典时,一些学生因为缺乏相关认知共鸣,经常会感到知识的讲解过于乏味,儿童文学观的欠缺,再加上对文学作品理解不深入,导致学生对儿童文学课程的学习兴趣越来越低。
   二、改进高职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儿童文学课程教学的对策
   (一)强化对课前教学准备的重视
   若想提升儿童文学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实现对课程全面改革和创新的目的,应该努力改进教学方式及方法,将课前教学准备工作做好。
   1.利用任务驱动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任务驱动法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期间,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围绕一个共同任务,在问题的驱动下,可以将各类学习资源整合在一起,在规定时间内将任务完成。儿童文学课程的理论性较强,如若不能做到提前预习,学生可能会出现课堂上听不懂,跟不上教师思路,不愿意听讲的情况。儿童文学课程包含的内容颇多,对专业能力要求颇高,所以一些学生在学习期间无法直观提取知识,需要教师在课前引导和帮助,提高学生的自学效率,在此期间,教师可以利用在线教学平台,诸如助学软件,保证师生在课外能实现全方位交流,不再受时间及空间的局限。利用在线教学平台,可以改进教学。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将课程内容作为基础,合理创设教学情境,或者利用小学课堂上的真实案例,整合成教学资源发布到教学平台上,学生可以从情境中发现问题,并在教材内容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3]。当然,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依照各个小组发现的问题,组内成员相互讨论和研究,共同制订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在教学平台上发布,教师根据平台上学生所发布的内容,客观且合理地作出评价,为学生答疑解惑。利用这种方式教学,不仅便捷高效,,还有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增强。
   2.精准掌握教学重难点
   在儿童文学课程教学过程中,重难点的确定依据比较多元化,所以教师在课前准备过程中,可以将内容作为重点,依照课程内容及学科特征,结合一些政策性文件所提出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制订教学计划。儿童文学课程教学有着特殊性,不仅要加强对学生文学理论的讲解,还要侧重对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所以在教学期间,教师应该将关注点放在对学生文学审美能力的提升上,参考一些政策性文件,对其中的要求加以明确,侧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将综合育人能力、师德践行能力、教育实践能力及自主发展能力与儿童文学课程教学衔接。通过课程教学,鼓励并引导学生在儿童文学中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人生观,增强学生的水平和素养[4]。同时教师也要强化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快速掌握并内化儿童文学基本知识,学会应用儿童文学进行教学设计,保证学生的教育实践能力得以增强。在儿童文学课程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加强对课程育人元素的挖掘,深入分析并研究儿童文学,并在此基础上自主创新。

202210072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