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杂志首页 > 来稿选登 >

高职护生临床实习职业风险干预结果分析

本文作者:林桃艳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27期 本文字数:2609

  [摘要]护生临床实习是每一个护士成长的必经阶段,同时也是护理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重要途径。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知识水平不断提高,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同时,部分高职护生防范职业风险意识不强、法治观念不强、专业知识薄弱、护理操作水平不高、职业责任感不强及医院管理、学院管理不到位等导致高职护生临床实习工作中发生职业风险情况较突出,所以,对高职护生临床实习的管理需要更加科学、规范、合理。以降低高职护生临床实习职业风险为着眼点,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对某高职学校2021届(2020年6月—2021年2月)在院实习的390名高职护生进行调研,主要采取线上问卷、实习座谈、个别访谈等,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发现护生实习过程中在职业暴露、护理差错两方面职业风险的发生率较高。因此,就其发生情况主要從学校、医院、教师三个层面分析其发生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进而提高高职护生职业风险防范能力,从而降低职业暴露、护理差错两方面的职业风险发生,最终使医疗护理安全得到保障。通过对2022届高职护生实施相应的干预措施后,再次对某高职院校2022届(2021年6月—2022年2月)在院实习的390名高职护生进行调查,同样采用线上问卷、实习座谈等方式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得出某校2022届高职护生在医院8个月的临床实习中发生职业暴露、护理差错率下降明显,使得医疗护理安全、护生自身安全都得到了保障,学院的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提高,这对学院内涵发展起到了助推作用。
  [关键词]高职护生;临床实习;职业风险防范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603(2022)27-0144-03
  为了全面、精确地掌握采取干预措施后2022届高职护生临床实习职业风险的发生情况,以及验证本次研究提出的策略是否有效、是否值得推广,同时不断增强本次研究的针对性、实效性,于2019年10月中旬、2019年12月中旬对全市17家二级以上定点实习医院的2020届390名护生开展高职护生临床实习职业风险问卷调查;于2021年10月1日至15日对全市17家二级以上定点实习医院的2021届390名护生开展高职护生临床实习职业风险问卷调查。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某校2021届和2022届390名高职护生。
  (二)调查方法
  首先取得高职护生的同意,采用不记名方式进行线上问卷调查。
  二、调查结果
  (一)调查对象一般资料
  干预前后均为390名高职护生,实习时间为期8个月,年龄18~25岁,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距。
  (二)高职护生在实习期间发生临床实习职业风险的类型
  结合2021届、2022届两次调查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得出,2022届较2021届高职护生临床实习期间发生护理差错、职业暴露有明显下降趋势,详见表1。
  (三)高职护生在临床实习期间发生护理差错(给药错误)、职业暴露(针刺伤)的次数
  结合2021届、2022届两次调查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得出,2022届较2021届高职护生临床实习期间发生护理差错(给药错误)、职业暴露(针刺伤)的次数有明显的下降趋势,详见表2、3。
  (四)关于护生临床实习职业风险干预措施效果调查
  通过两次调查数据显示,护生自认为临床实习最有效的干预措施主要集中在职业防护意识的培养、专业知识的提升、技术水平的提高,护生对这三项干预措施的认可率达100%,,详见表4。
  三、护生临床实习职业风险干预结果分析
  为防范护生临床实习易发生职业暴露、护理差错等职业风险,我们采取了职业防护意识培养、提升专业知识、提高技术水平、规范操作、增强法律意识、增强责任心、相关培训、强化沟通、增强抗压能力9项主要干预措施。结果分析如下:
  (一)职业风险干预后结果
  职业暴露从26.92%下降到12.82%,护理差错从14.35%下降到5.89%,医疗纠纷从5.38%下降到3.07%,心理伤害从3.07%下降到2.05%,其中职业暴露(针刺伤)发生1次的从85人次下降到36人次,发生2次的从23人次下降到15人次,发生3次的没有下降;护理差错(给药错误)发生1次的从45人次下降到21人次,发生2次的从12人次下降到3人次,发生3次的从6人次下降到0人次。
  (二)护生自认为干预措施有效情况
  护生认为本次研究采取的干预措施有效情况为:100%的高职护生认为干预措施中的职业防护意识培养有效,100%的高职护生认为干预措施中的提升专业知识有效,100%的高职护生认为干预措施中的提高技术水平有效,99.74%的高职护生认为干预措施中的规范操作有效,97.44%的高职护生认为干预措施中的增强法律意识有效,99.23%的高职护生认为干预措施中的增强责任心有效,95.39%的高职护生认为干预措施中的相关培训有效,93.86%的高职护生认为干预措施中的强化沟通有效,89.51%的高职护生认为干预措施中的增强抗压能力有效。
  (三)干预结果分析
  1.职业暴露干预效果明显及原因分析。从前后两次调查结果对比可以看出,在实施干预后,职业暴露从26.92%下降到12.82%,下降了大约14个百分点,其干预效果明显。其主要原因:(1)加强防风险意识培养。增设系统的护理职业风险防范课程12学时,在增加护生职业防护相关知识的同时,重点强化护生职业风险防范意识的培养。(2)课堂融入真实案例。教师通过采用大量的情景模拟教学法、典型案例教学法等,将临床上发生的护理差错、职业暴露等真实案例融入课堂教学中,以此对护生起到了很好的警示教育作用。(3)加强实习前操作技术再训练。实习前各专业课程组对护生基本护理操作技术进行了再训练,并组织学生进行了护理技能过关考核,操作考核中增加了对职业风险防范评价的环节。同时邀请了临床资深护理专家对护生进行相关知识的岗前培训,通过以上措施,实现了对护生实习前专业知识、操作技术、职业风险防范意识等方面的再强化。

202209082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