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杂志首页 > 来稿选登 >

网络环境下成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本文作者:于灏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25期 本文字数:2585

  [摘           要]  通过文献综述法、经验总结法研究网络环境下成人思想政治教育策略,并对结果进行整理。先分析网络环境对成人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主要有三点:网络的资源共享性让教育内容更充实;网络的交互性让教育方法更新颖有效;网络平台的多样化让教育载体更丰富。再分析网络环境对于成人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包括削弱了思政教师权威性、降低了思政教育有效性、冲击了学生价值观塑造。基于此,从转变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更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三个方面简要阐述网络环境下成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策略。
  [关    键   词]  网络环境;成人;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25-0010-03
   一、网络环境对于成人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
   (一)网络的资源共享性让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更充实
   互联网具有资源共享性,这也是它备受人们青睐的原因之一。开放的互联网平台上汇聚了各行业、各地域的众多资源,这给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注入了新鲜血液。不论是受教育者还是教育者,在网络世界中都是主体,均可以传递信息、发布信息,从而利用资源共享性、互动性,实现知识的不断更新。[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包含民主法治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而这些内容并非固定不变,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内容在不断完善、更新。而网络平台为教师开发课程资源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如科教、文化、经济等各领域的信息,还有丰富的传统文化等。这些素材的引进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更加科学、全面,具有时代性、生活性,也更容易被大学生所接受。
   (二)网络的交互性让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更新颖有效
   互联网具有很强的交互性,包括异步交互与同步交互。其中,异步交互是指网络上的多个主体不在同一时间互动,如通过微信、微博等软件交流,成人可以随时随地将自己的问题、疑惑等留言在平台上,而其他主体在看到留言后可给予回复。与实时交流、互动相比,异步交互有效突破了空间、时间对于教育的限制,给成人、教师等主体创造了自由、平等、新型的平台,改变了一直以来师生之间信息单向传输的局面。在当前社会,高校学生有很强的自主意识,思想独立,思维活跃,需要一个平等交流、自由言说的空间,而互联网有效满足了其需求。同步交互则是网络环境中的多个主体在同一时间交流,如当下流行的在线教学课堂就是典型的例子,包括超星慕课、腾讯课堂等。教室不再是授课的唯一场所,教师可以借助线上平台对学生授课,可以兼顾每个学生的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教育的公平性。[2]网络的交互性让师生、生生关系更亲密,有更多互动形式,这也在无形中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
  创新。
   (三)网络平台的多样化让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更丰富
   网络平台为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提供了便捷的、高效的“桥梁”,教师和学生之间有了更多的沟通渠道,这在无形中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如开设网络教学课堂,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在网络平台上,学生也能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和需求等选择适合自己的资源,还可以与其他高校同学、老师互动与交流。除此之外,,部分高校为了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搭建了诸如德育网站、红色网站等教育资源数据库、校园教育平台等,旨在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所以,多样化的网络平台让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变得更加丰富,给学生提供了更多选择空间。
   二、网络环境对于成人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
   (一)削弱了思政教师的权威性
   网络环境自由、开放,人与人之间能够高度共享资源,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思政教师的話语权、权威性。在传统教育环境下,教师在获取信息、知识上有绝对优势与权威,得到学生的高度信服。而网络化时代,学生获取知识与信息的渠道很多,除了课堂以外还有网上各大平台。从某种程度上说,高校学生比教师有更多空闲时间,思维也更加敏捷,加上大多数时候都在使用智能设备,所以可能有些信息教师还没获取学生已经获取了,也就使学生可能比教师所了解的信息更加具体、全面、新鲜,这让教师丧失局部信息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他们的权威性。[3]然而,互联网上的信息具有传播速度快、来源广等特点,质量参差不齐,权威性、科学性、专业性得不到保障。但实际生活中很多成人习惯于通过豆瓣、知乎、头条等平台获取信息,而且完全听信某些“专家言论”。若是不加以处理,那些不良、虚假言论会混乱学生的思想,导致他们丧失主体性,而教师的话语权、权威性也会被严重削弱。
   (二)降低了思政教育的有效性
   高校学生原本有很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但处于这个“无处不网”的时代,部分学生觉得自己的时间不够用。究其根源,网络给学生提供海量信息的同时占据了他们大量的时间,现如今,抖音、微博、快手等平台“抢夺了”很多时间,很多学生甚至周末一整天都在刷各种短视频,迷失于无效信息、新闻轶事、娱乐新闻里,每天花大量时间去接触、吸收这些信息,这就在无形中挤占了思想政治教育时间。[4]换言之,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与这些多姿多彩的网络信息之间发生了冲突,而后者往往更具有吸引力,这就在无形中降低了教育的有效性。众所周知,由于缺乏完善的监管体系,互联网上的信息参差不齐,如果这些信息在行为方式、价值观念以及性质上不能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互补或一致,就会弱化教育效果。除此之外,高校学生虽然已经是成人,但是他们涉世不深,心智仍然不成熟,甄别信息的能力较弱,所以吸收的有好的消息也有不好的信息,尤其是各种腐朽、错误的信息,会影响学生,让他们出现行为失范、责任意识弱化、道德意识淡漠等问题。

20220818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