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质量的有效路径
2022-08-06 | 所属栏目:来稿选登 | 点击:次
本文作者:许文英 梁丽敏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23期 本文字数:2829 [摘 要] 結合江阴职业技术学院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分析了提高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质量的有效路径:课堂、校园、社会和网络四个空间维度的具体实施步骤,阐明了这四种实践路径能更好地提高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质量的实效性。[关 键 词]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质量;有效路径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23-0022-03 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1]2018年,教育部关于印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的通知指出:实践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拓展,重在帮助学生巩固课堂学习效果,深化对教学重点、难点问题的理解和掌握。要制定实践教学大纲,整合实践教学资源,拓展实践教学形式,注重实践教学效果。[2]由此可见,进入新时代,党中央和教育部都非常重视高校思政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因为实践教学是对课堂理论教学的进一步拓展,对帮助大学生更好地消化理论知识有重要的作用。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主要以大学生为主体,结合实践教学活动,让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直接经验,从而达到高校思政课的教学目的和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怎样才能提高思政课的实践教学质量,下面以江阴职业技术学院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为例进行探讨。 一、积极开展课堂实践教学 课堂实践教学包括在课上直接让学生看视频、组织演讲、展开讨论、辩论等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用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了提高思政课堂实践教学的实效性,我们学院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工作。 第一,我们非常重视课堂实践教学的选题,我们学校把思想道德和法治和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两门课程每个专题选出来的话题汇编成课堂实践活页手册,在挑选话题时能紧紧围绕教材内容,密切关注国内外形势发展的热点问题,结合学生的思想和专业实际,挑选出学生感兴趣的、对学生就业有利的话题,这样选出来的话题既有实践性,又有趣味性,能吸引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内实践教学中来。例如思想道德和法治课讲到职业道德这一专题时,在导入环节设置了这样的讨论题: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谈谈本行业职业道德存在哪些问题?经过讨论学生自觉意识到加强职业道德培养的重要性,这样学生就会认真听接下来的讲课内容。再如思政概论课在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这一专题时,我们设计了这样的讨论话题: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和今天改革开放理论有没有联系?通过讨论学生意识到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是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探索起点和思想源头,学生更好地理解了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关系,这是两个互相关联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开创的,但也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进行了20多年建设的基础上开创的。总之,每个专题通过精心设计课堂实践讨论话题,比较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实践教学效果。 第二,精心设计课堂实践教学的实施方法,我们采用了小组讨论、正反方辩论、演讲、情景模拟、视频欣赏等方法,以思想道德和法治课为例,在讲到恋爱道德观这一专题时,我们组织学生开展大学生谈恋爱的利与弊的辩论,通过激烈的辩论使学生深刻地理解了大学生谈恋爱的利与弊,从而自觉意识到在谈恋爱时要扬长避短。以思政概论课为例,在讲解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这个专题时,先让学生观看最新的西方民主报告视频和三分钟解读中国民主的视频,这两个视频反映了中西方民主模式的真实情况,看完视频后组织学生比较中西方民主模式,通过比较,引导学生得出中国的民主模式更适合中国国情,我们不能照搬西式民主,要增强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这种实践教学方法比教师一味地理论灌输效果好。 第三,教师对课堂实践教学中积极参与的学生及时加以引导并做出正确的评价,当学生不能正确回答时教师应及时加以正确引导,并鼓励学生重在参与,对参与课堂活动的学生都能加平时成绩,这样既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又能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这种实践教学活动操作简单、效果好,所以学生比较喜欢。 二、广泛开展校园实践教学 校园实践教学主要指让学生参与与思政课相关的校园文化活动,包括听相关的专题讲座,参加辩论赛、演讲比赛、社团活动等实践教学形式。 以思想道德和法治课为例,我们学院近几年来每年开展“宪法宣传周”系列活动,2021年12月初,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了“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为主题的“宪法宣传周”系列活动。第一,开展有关民法典专题讲座。12月1日下午,我们学院邀请江阴市人民法院王晓丹法官在学院作了题为《民法典中关于同学们的那些事儿》的专题讲座,王法官围绕民法典编纂的重大意义、民法典的编纂历程与特色亮点,以及民法典中与学生息息相关的那些事儿从三个方面给学生开展了讲座。法官王晓丹精挑细选了与大学生密切相关的“个人信息及隐私权保护”“高空抛物”等内容,使学生对民法典有了全面的理解,认识到民法典跟每个人的生活都有关,《民法典》能保护我们一生,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法律知识,树立法治观念,培养法治思维。第二,开展模拟法庭活动。12月6日下午,在马克思主义学院多位教师的指导下,组织开展了别开生面的模拟法庭主题班会。学生分别担任审判长、人民陪审员、书记员、原告、原告代理人、被告、被告代理人、证人等角色,,通过真实再现,模拟审判了一场离婚诉讼案件。这次活动使学生掌握了法庭审理案件的完整步骤和具体环节,让学生体会到了法律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进一步提高了法治意识。第三,在组织开展“宪法宣传周”系列活动的基础上,与学院宣传部联合开展大学生对宪法、民法典学习感悟征集活动,择优在学院官网推送,掀起一波全院学生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热潮。通过上述“宪法宣传周”系列活动,使学生深刻意识到宪法是我们国家的根本大法,积极引导学生自觉学习宪法知识,坚决维护宪法的权威。 202207282241 |